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與歐盟國家相比,南半球國家的人們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加滿意。
這項研究由全球領先的領導力和獵人頭諮詢公司 Amrop 開展,對來自德國、法國、波蘭、英國、美國、中國、印度和巴西的 8,000 名參與者進行了「工作的意義」研究。
Amrop 在研究中使用的「全球南方」一詞泛指發展中經濟體,例如作為研究一部分接受調查的最後三個國家。
研究顯示,德國、法國和波蘭的參與者滿意度低於 50%,而印度的滿意度為 73.3%,美國為 59.9%,儘管社會和勞工監管標準較低。
Amrop 全球主席 Annika Farin 告訴 Euronews Next,這項研究最讓她驚訝的是歐洲「不願意挺身而出,不願承擔起負責任的角色,無論是在商業還是政治領域」 。
她說,她認為這給歐洲領導人敲響了警鐘。
法林補充道:“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一問題,並共同採取行動。”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例如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和 Z 世代進入勞動市場,社會將不得不擁抱周圍的變化。
「我認為我們不能低估即將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們看看人口統計數據,我們就會看到即將發生的事情。我們必須讓更多的人進入我們的國家,」法林說,他敦促在移民問題上進行更多創新。
她說:“我在這項研究中喜歡並驚訝地發現,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像德國這樣的國家似乎仍然對其他地區和周邊國家有吸引力。”
德國在歐洲工作條件上最具吸引力的選擇
研究顯示,由於其強勁的就業市場、高薪和多元化的行業,在有吸引力的工作條件方面,美國(33%)是全球首選。德國緊隨其後,佔全球工人偏好的 22%,領先加拿大和英國,兩國各佔 21%。
「我們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機會。因為它也可能消失,」法林說。
研究還表明,不同國家和年齡層的人對於獲得高薪和有趣工作的動機是一致的。
退休金問題成為歐洲國家的熱門話題,引發了廣泛關注。重大抗議法國各地以及引發政治辯論在德國。
「我們真正要討論的話題之一,我知道這並不總是受歡迎,那就是人們可能需要在某些國家工作更長時間,至少在某些國家,特別是在歐洲市場」。
法林建議制定舉措,例如降低工作時間較長的退休金領取者的稅收,以及利用媒體和社會的企業家榜樣來縮小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差距。
研究還表明,全球南方國家對領導角色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
約 76% 的印度受訪者和 66% 的巴西受訪者的目標是擔任領導或創業角色。相比之下,只有 36% 的德國人和 37% 的法國人有這樣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