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想法可以被記錄」:什麼是神經資料以及歐盟有哪些保護措施?

專家表示,歐盟需要採取更強有力的保護措施,防止收集和轉售從大腦技術設備收集的神經資料。

已經出售的大腦科技設備可以從你的大腦中收集數據,以對抗焦慮和憂鬱、改善睡眠或在學生考試時監控他們的注意力。

九月,加州通過了其《消費者隱私法》修正案包括對神經資料的更多保護,使其成為僅有的四個這樣做的地方之一。

讓我們來看看正在收集哪些大腦資料、人們擁有哪些權利,以及歐盟在這個新興的資料保護領域正在做什麼。

什麼是神經數據?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技術中心 (NTC) 主任 Rafael Yuste 將神經技術描述為記錄或改變大腦神經系統活動的任何事物。

他繼續說道,這些技術大多數都在醫院中使用,例如測量大腦電活動的腦電圖(EEG)機器。

Yuste 繼續說道,這些機器及其收集的數據受醫療法管轄,並在「世界各地」受到強有力的保護。

在歐盟,醫療器材經過合格評定,以確保它們符合法律要求,根據向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提交。

標記為「高風險」的設備需要獲得專家小組的額外意見,然後才能獲得歐洲合格 (CE) 標誌。

尤斯特表示,消費性設備沒有相同類型的保護,因此它們註冊的資料可供出售。

「這些數據是醫療數據,儘管該設備可能更多是消費電子產品……所以我們認為這應該是非常私人的信息,應該受到保護,」他說。

今年 4 月,美國 Neurorights 基金會發布了一份關於 30 家熱門穿戴式神經科技公司資料保護政策的報告。

報告發現,這些公司可以與第三方共享數據,但他們可以或不能轉售數據的程度尚不清楚。

美國莫里森福斯特律師事務所隱私和資料安全小組合夥人琳達克拉克 (Linda Clark) 表示,監管機構和公司都在努力解決收集到的資料能做什麼的問題。

克拉克說:“問題是,我們中的任何人是否能夠真正對此類數據給予有意義或知情的同意,因為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所捕獲的內容。”

她補充說,收集這些數據的公司仍​​然不確定他們可以用它做什麼。

“我們的想法可以被記錄”

尤斯特說,在某些情況下,一些人工智慧(AI)系統可以使用這些神經數據來讀取我們的想法。

去年 12 月,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他們所謂的“便攜式、非侵入性系統,可以解碼沉默的想法”,將其轉化為文字

研究參與者佩戴腦電圖記錄他們在默讀文本段落時的想法。

該團隊的人工智慧名為 DeWave,可將腦電圖訊號根據收集的數據轉換為單字和句子。

Yuste 稱這項研究可能是「系統性地使用神經技術來解碼語言,並在消費市場上具有巨大的應用」。

「大腦不僅僅是身體的另一個器官,而是產生我們所有精神和認知活動的器官,」尤斯特說。

「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情感、我們的想像力……都可以被記錄下來,」他說。

歐盟對神經資料有哪些保護?

全球資訊智庫中心主席貝拉米(Bojana Bellamy) 表示,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 對消費者資料已有保護,例如存取所持有的有關您的資訊的權利或更正您個人資料的權利。

貝拉米認為,立法者應該利用現有的立法,無論是 GDPR 還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等機構的建議來處理這些新的消費者神經技術收集的數據。

「我們可能有太多的法律,」貝拉米說。 「當你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時,就會發現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法律拼湊而成,可以非常……全面地適用於​​這個問題,」她說。

一個七月學習歐洲議會專家小組表示,神經數據可以明確加入 GDPR 的文章中。

它還指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最大程度地減少收集這些數據的神經技術的風險,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的變革和超越力量的推動下」。

專家建議歐盟採取一系列謹慎的應對措施,例如研究如何將收集到的資料用於人工智慧、向人們傳授神經技術的風險和好處,以及創建歐盟資料空間來儲存收集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