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蘋果:歐盟監管壓力與美國反壟斷困境如何比較?

在歐洲的一項新調查和美國的重大反壟斷訴訟之間,蘋果面臨著來自監管機構關於反競爭商業行為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但歐盟的最新規定與美國提起的訴訟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以下是最新的發展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面臨的利害關係。

“歐盟必須捍衛其計劃”

最近的許多變化都歸結於歐盟的全面新規則,這些規則迫使最大的科技公司改變其針對歐洲市場的應用程式和服務。

其中一項新法規是《數位市場法案》(DMA),該法案於本月稍早對被指定為「看門人」的六家公司正式生效。

強制規則亞馬遜、蘋果、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Meta、微軟和 TikTok 的所有者位元組跳動做出改變,例如允許用戶選擇預設搜尋引擎和卸載某些功能。

本週,歐盟監管機構宣布,他們將對蘋果、谷歌和 Meta 是否遵守這項新規定展開調查,而就在這些公司預計將做出改變的兩週後。

一方面是確定蘋果是否允許消費者以 DMA 的要求存取 App Store 以外的產品。另一個與蘋果允許用戶在 iPhone 上選擇不同的瀏覽器或搜尋引擎有關。

「歐盟確實必須捍衛其計劃。貿易監管名譽教授 Eleanor Fox 表示:“它確實必須起步良好,不能讓看門人通過操縱說‘好吧,我不會這樣做,但我會那樣做’來逃避義務。”紐約大學(NYU)法學院的教授告訴歐洲新聞台。

「這就是歐盟從第一天起就試圖做的事情,以確保這些公司真正遵守禁令和義務,」她補充道。

最近的美國訴訟與歐盟法規相比如何?

合規調查在美國宣布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反壟斷案件指責蘋果透過讓人們依賴其產品來壟斷智慧型手機市場。

美國案件中提到的一些反競爭行為也受到 DMA 的管轄,例如蘋果禁止「另類應用程式商店」並限制第三方應用程式提供點擊支付功能。

達米安·傑拉丁 (Damien Geradin) 是布魯塞爾一家專門從事競爭法的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他代表一些旨在提供新應用商店的科技公司,但這些公司發現很難與蘋果競爭。

「我認為美國正在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當然,他們正在嘗試做的事情和 DMA 正在嘗試做的事情之間存在一些重疊。但同時,DMA 的規定性很強,」Geradin 說。

「有許多非常精確的規則[該做和不該做]。而美國的案件,因為它是反壟斷的,所以是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他解釋道。

雖然美國的訴訟是對蘋果市場壟斷的廣泛批評,但紐約大學福克斯表示,與歐盟強加給美國的改變相比,美國能從該公司得到的東西有很大不同。

「以某種遙遠的方式,他們試圖達到同樣的目的,」她說,但補充說,當你看看美國政府在該案中獲勝的「現實可能性」時,你會發現兩者並不相似。

「例如,儘管司法部在反壟斷案件中確實談到了蘋果收取壟斷價格,但在美國收取壟斷價格並不違法,」福克斯解釋道。

「因此,司法部正在做的就是試圖證明許多保護蘋果的不良行為,建立瞭如此大而堅固的護城河,以至於如果你擺脫護城河,競爭就會壓低價格,」她說,並強調美國法律希望壓低價格而不是對其進行監管。

蘋果在上週發給Euronews Next 的聲明中表示,如果訴訟成功,“將阻礙我們創造人們期望蘋果公司提供的技術的能力——硬體、軟體和服務交叉”,並警告稱,這將設定「危險的先例」。

歐盟新規則比反壟斷法“更進一步”

專家表示,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法之間已經存在很大差異,但歐盟法律更加健全。現在,新法規超出了美國所能做到的範圍。

比利時那慕爾大學歐洲法教授亞歷山大·德斯特雷爾表示,《數位市場法案》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改變一些商業行為,甚至一些商業模式」。

但是,儘管該法案源於反壟斷,「其許多條款或義務」都來自這些案件,但它走得更遠。

「與反壟斷相比,DMA 的兩個優勢或差異在於,一是它更快或應該更快,二是委員會開放平台的可能性更大,」他說。

「這就是為什麼蘋果如此不願意麵對 DMA,因為蘋果的商業模式,我甚至可以說蘋果的宗教,是封閉的,因為他們真誠地相信這是保護隱私的最佳方式、服務誠信、證券等等,」他說。

該法案也改變了舉證責任。在反壟斷案件中,歐盟委員會必須證明其違反了競爭規則,而在 DMA 案件中,公司必須證明它們遵守規則。

大型科技公司的下一步是什麼?

美國反壟斷案件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通過法院,最終,“即使政府獲勝”,也可能只是採取“禁令性補救措施”來限制某些行動,但不會“對改變行為產生太大作用” ” ,據福克斯報道。

她預計這些訴訟不會導致公司出現任何“分裂”,因為檢察官很難確保這些“分裂”。

但對德斯特雷爾來說,在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許多大型科技公司面臨的「壓力正在增加」。

一個英國法案規範數位市場競爭已進入最後階段,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新的競爭規則。

「這些平台是在監管非常寬鬆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它們規模很小,而我們希望它們蓬勃發展,」德斯特雷爾說。

「它們發展得非常好,現在我認為它們已經成為系統性服務。因此,他們將受到更多監管。

「如果大型科技公司最終會像大銀行、大型金融機構一樣受到非常深入且持續的監管,我不會感到驚訝,」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