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歲的羅斯一邊照顧兩個孩子,一邊努力完成心理學學位,她感到不知所措。就在那時,她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倦怠。
「我經常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得不多次請求延長我的大學學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讓我精疲力竭,導致我精疲力盡。我每天都感到不知所措和失敗,”她說。
「更糟的是,倦怠影響了我的動力,這意味著我很難發揮作用並完成日常任務,進一步落後,」她補充道。
這位英國婦女說,她的心態已經改變了她與孩子們的關係,以至於她覺得自己不能再成為孩子們希望她成為的有趣媽媽了。
英國心理健康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超過 90% 的英國成年人「在過去一年的某個時刻經歷過高或極端的壓力」。
被迫請假以照顧心理健康的工人人數「令人擔憂」。據該慈善機構稱,五分之一的人因承受壓力而不得不休息一下。
執行長布萊恩·道(Brian Dow) 表示:「簡而言之,這項對國民福祉的溫度測試表明,英國正在迅速成為一個精疲力竭的國家,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壓力造成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許多人請假。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英國正在努力應對高缺勤率以及個人、雇主和納稅人面臨的相關成本。
該慈善機構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呼籲英國政府認識到這一點並努力創造健康的工作場所並支持那些與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作鬥爭的人。
“倦怠有害我們的健康”
英國心理健康部的報告是根據 YouGov 對 2,060 名成年人(其中包括 1,132 名工人)進行的調查數據。結果表明,工作場所可能沒有做好支持承受高壓力的員工的準備。
近一半的受訪員工表示,他們的雇主沒有製定計劃來識別長期壓力的跡象並防止倦怠。
英國心理健康國家計畫主任 Deidre Bowen 表示:“我自己的職業倦怠經歷確實讓我了解了它對我們的健康有多麼有害,以及為什麼雇主需要優先採取具體行動來預防它。”
對鮑文來說,工作是她生活的中心,而職業倦怠讓她感到驚訝。在她之前的公司,她覺得自己要同時扮演多個角色,晝夜不停地工作,同時也要應付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身體上,我精疲力盡,經常緊張不安,並與頭痛作鬥爭。我會很快入睡,但在半夜醒來時,思緒吞噬著我。我很難集中註意力,經常分心,」鮑文說。
「我生活在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中,工作和工作之外的生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她補充道。
當她最終意識到自己已經精疲力盡時,她決定請三週的時間去接受治療,但恢復時間比她預期的要長。她說她必須改變工作方式。
「現在我公開表現出脆弱,這不是弱點,」她解釋道。
調查還發現,隨著物價上漲衝擊了國民的腰包,近38%的工人因生活成本危機而承擔額外工作而承受壓力。
然而,儘管高壓似乎是常態,但四分之一的成年人(24%)感到無法應對生活中的壓力。
陶氏說:“不會有簡單的、一刀切的解決方案,但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和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將威脅到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長期健康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