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已成為眾所周知的第二大商業目的地和最近的創新目的地。
幾十年來,人工智慧等顛覆性技術一直來自美國,目前還看不到歐洲的挑戰者。
然而,當一家成立僅 4 週的法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在種子輪融資中獲得 1.05 億歐元時,這表明歐洲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處於不利地位。雖然人工智慧市場已經飽和,但量子運算可以讓歐洲在中國和美國統治的一個世紀中生存下來。
量子運算將成為開發能夠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人工智慧的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必須在競爭對手之前積極發現更多用戶應用並增加量子人才。
解決普通電腦無法解決的問題
歐盟以很多事情而聞名,但商業並不是它的專長,特別是與美國相比。
除了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土地之外,美國幾十年來一直在定義創新。無論我們談論矽谷、華爾街或好萊塢,美國都先於許多其他國家實現了快速成長和高品質發展。
IBM 表示,量子運算是一種「快速新興的技術,利用量子力學定律來解決經典電腦無法解決的問題」。
量子計算旨在解決普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機器透過在多種狀態下儲存和處理資訊來提供更高的功率、速度和準確性。
這意味著一維二進位數字(1 和 0)可以在量子電腦中同時運作。但量子位的敏感度阻礙了該技術的全面發展。
這是歐洲輸不起的科技競賽
光是 2022 年,量子技術就獲得了 23.5 億美元(21.5 億歐元)的投資,因為對我們的技術變得更小、更快、更強大至關重要。
儘管美國和歐盟的資金非常相似,但波士頓諮詢集團強調了歐洲必須解決的弱點,才能在量子競賽中擊敗其他國家。
根據該公司的報告,這是“歐洲輸不起的科技競賽”,但由於歐盟缺乏協調、充足的私人資金以及從最早的教育點最大化人才的戰略,他們已經落後了。
該報告提到歐洲未能從半導體產業獲得回報作為證據,表明如果不採取不同的方法,該地區將再次遭受損失。該組織預測,未來 15 至 30 年內,量子將創造 450-8500 億美元(412.5-7800 億歐元)的價值。
除了在資金、人才和戰略方面落後之外,歐洲不僅與美國競爭。迄今為止,中國對該行業貢獻了最大的投資。政府聲稱將投入 150 億美元(157.5 億歐元)用於量子研究,其中最重點是量子運算和軟體。
這正在創造一場新的人工智慧競賽,專注於創建我們的技術已經沒有選擇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未來和安全取決於它——它已經在這裡
量子運算不是我們科技世界的未來。這是現在。我們最先進的設備使用矽計算機晶片,上面有數十億個晶體管,尺寸為奈米級。
這些微小的半導體負責控制電壓和開關閘極,但它們幾乎無法縮小。
該行業將無法製造更小、更有效率的晶片,因為它們將開始表現得像量子創造,這將需要計算來探索這個領域。
儘管我們在市場上不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量子計算機,但歐洲需要研究我們可以使用它們做什麼,並告訴人們他們應該加入這個行業,因為我們的安全取決於它。
量子運算將使政府、公司和任何其他擁有這種先進技術的人能夠戰勝最複雜的軍事、情報和生物安全威脅。
這些超高速電腦將能夠處理大量衛星資料、開發病毒突變疫苗、模擬核武攻擊以製定防禦策略,甚至超越高度機密的政府文件的加密。
無限可擴展的技術引發了對手之間的競賽
如果歐洲不能獲得更多的人才、資金和研究人員來發現量子運算的力量,其他人就會這麼做。
量子運算因其非確定性思維,可以從數十億個數據點中找到最精確的答案。它以物理為導向的行為使其能夠無限擴展,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如果想避免正在醞釀的反烏托邦就必須掌握這項神秘的技術。
美國和中國的公司已經在競相開發這項技術,比對手更好。
由於中國正在努力推進自己的項目,IBM 和谷歌最近分別向美國和日本的大學提供了 1 億美元和 5000 萬美元(9160 萬歐元和 4580 萬歐元)用於量子研究。
中國最新的量子電腦九丈在人工智慧任務上的速度提高了1.8億倍,能夠在一秒鐘內解決超級電腦需要數百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同時,歐洲正努力利用其公共投資來對抗北京和華盛頓。
為了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強國,歐洲需要製定更清晰的策略來利用私人資金、吸引全球人才並尋求突破。
如果他們失敗,該地區的國家安全將因這種毀滅世界的技術而受到損害。
Koen Bertels 博士是國際知名教授,目前在根特大學教授量子工程。他是全端量子計算加速器QBee的創始人。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