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 Deepfake 影片會引發對電影的錯誤記憶

據一項研究稱,近一半的參與者在看過虛構電影翻拍的深度贗品後,會記得它們是真實的。最近的研究

Deepfakes 是經過數位處理的視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聲音或面部表情。

人們擔心這些令人信服的假影片可能會被用來傳播錯誤訊息。

一組研究人員決定專注於研究深度造假如何影響人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記憶。

由愛爾蘭科克大學吉莉安墨菲 (Gillian Murphy) 領導的團隊在向 400 多人展示了不同演員的深度偽造電影片段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其中一個假片段是威爾史密斯在《駭客任務》中扮演尼奧,而不是真正主演這部電影的基努李維。

研究顯示,大約 49% 的參與者認為假翻拍片是真實的,其中許多人「對假翻拍片的記憶比原片更好」。

研究人員在本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中寫道:「雖然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深度造假技術並不是唯一會扭曲電影記憶的技術,但我們的定性數據表明,大多數參與者對深度造假重鑄感到不舒服。

“普遍的擔憂是不尊重藝術完整性,破壞電影的共享社會體驗,以及對該技術所提供的控制和選擇感到不適。”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擔心 Deepfake 的氾濫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呢?

人類的記憶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先前的研究表明,植入虛假記憶的方法有很多。

該領域的先驅研究人員之一是伊麗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她進行了「商場迷路」實驗,在該實驗中,研究參與者被錯誤地告知他們小時候在商場裡迷路過。

研究顯示,四分之一的參與者記得這個假事件——墨菲本人在 2022 年複製了這個實驗。

「我們對最初經歷的記憶可能會被事後訊息扭曲,」她總結道。

她的最新研究強調,深度偽造剪輯的結果與其他方法(例如提供虛假的簡單文字描述)產生的結果並沒有太大不同。

研究稱:“就電影而言,深度造假可能不會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對誤導性記憶產生強大的影響。”

墨菲告訴歐洲新聞台:“在我們的下一項研究中,我們將創造與政治相關的深度偽造品,並評估對選民記憶和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