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晶片法案:領導人達成 430 億歐元協議以提高歐洲半導體產量

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週二就如何增加歐洲半導體供應達成協議,歐盟競相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

在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供應鏈衝擊並導致嚴重短缺的經濟後果後,歐盟優先考慮本地晶片生產。

亞洲公司,尤其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公司,目前在半導體的製造和出口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宣布:“《晶片法案》將促進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統的發展,並在增強歐盟全球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協議,歐盟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目前的全球市場份額翻一番,達到 20%,並動員超過 430 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以滿足歐洲對晶片日益增長的需求。

歐洲需要將產量增加四倍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德國歐洲議會議員 Henrike Hahn 在推特上表示,該協議包括撥款 33 億歐元,用於「支持整個歐盟半導體領域的大規模技術能力建設和創新」。

這項被稱為《晶片法案》的立法文本也是歐盟在歐洲生產更多產品以減少其受到烏克蘭戰爭等地緣政治衝擊的脆弱性的一部分。

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歐盟在多年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後急於尋找替代能源。

在議會和代表成員國的歐洲理事會達成協議後,歐盟工業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將使我們能夠重新平衡和保護我們的供應鏈,減少我們對亞洲的集體依賴。

有關此故事的更多信息,請在上面的媒體播放器中觀看我們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