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綠黨擔心歐盟可能必須維持全球氣候行動

「我們不希望其他領導人和其他國家再嘲笑我們,」唐納德·川普在2017 年6 月正式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時說道,該協定是2015 年12 月簽署的旨在阻止全球變化暖的國際協議。他答應再做一次。

喬拜登2020 年1 月上任後的首要行動之一就是簽署一項命令,推翻唐納德·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該協定是一項試圖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C 的全球承諾。下週的選舉可能會決定美國是否再次退出。

「上次川普總統入主白宮時,我還是部長,」伊莎貝拉·勒文在本週的記者會上說。她於 2014 年至 2021 年擔任瑞典內閣成員,首先負責國際發展協調,隨後三年擔任環境事務。

「當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時……這確實清楚地表明,世界上沒有其他人願意挺身而出,」洛文說,他現在與綠黨一起擔任歐洲議會議員。她認為,由於北京和德里都沒有表現出領導力,而且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也無法“躲在美國身後”,因此要由布魯塞爾來維持《巴黎協定》。

「那些年裡,真正成功地讓氣候締約方大會的進程得以持續的是歐盟,」洛文說。

“非常幸運的是,我們現在得到了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真正承諾,將推進並繼續實施綠色協議,而歐盟對此也堅定不移。”

從很多方面來說,時機再糟糕不過了。拜登的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可能要在啟程前往巴庫前幾天才能知道,如果有的話,他的談判是否會受到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的幽靈的困擾,後者承諾讓美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退出《巴黎協定》。

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 198 個締約方中,只有伊朗、利比亞和也門 3 個締約方尚未批准 2015 年第 21 屆締約方大會 (COP) 簽署的《巴黎協定》。

波德斯塔將率領一個規模龐大的代表團,宣告週四(10 月31 日),與會者包括能源部長詹妮弗·M·格蘭霍姆(Jennifer M. Granholm)和農業部長托馬斯·維爾薩克(Thomas Vilsack),其既定使命是“強調美國在應對氣候危機的領導力,並努力實現強而有力的談判成果」。

對於許多積極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國家來說(已開發國家為全球氣候行動做出的大部分貢獻都依賴清潔能源),世界各地政府的更迭只是他們必須應對的眾多變化之一。

比爾蓋茲創立的突破能源公司歐洲副總裁安梅特勒本週稍早在接受歐洲新聞採訪時拒絕就「其他地方的選舉」發表評論。

梅特勒表示:「我認為,對歐洲來說,底線是我們需要完全加速我們自己的能源轉型,無論其他地區發生什麼情況。」這既是因為這是氣候變遷的當務之急,也是因為歐盟希望保持其地位作為氣候雄心的世界領導者。

梅特勒表示:「這也需要成為新的競爭力戰略和新的清潔工業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指的是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主席領導下的即將上任的第二屆委員會的旗艦政策。

“完全不管下週發生什麼,歐洲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出於氣候原因、安全和競爭力而加速清潔能源轉型。”

巴庫會談的中心主題是氣候融資,特別是建立新的集體量化目標(NCQG),旨在取代少數已開發國家本應在 2020 年之前籌集的每年 1000 億美元的基金,直到兩年後才達到這個總數。

歐盟和美國將推動擴大貢獻者基礎,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納入其中,中國現在是經濟超級大國,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0%,據歐盟科學家稱

此外,美國 — — 近幾十年來的水力壓裂熱潮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 — 預計將參與阿塞拜疆 COP29 主席國 7 月宣布的一個單獨的氣候融資行動基金,該基金將基於化石燃料生產國和公司的自願捐款。

需要這筆資金來幫助發展中國家避免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這是氣候危機的主要原因),並適應海平面上升和已經對許多人構成生存威脅的極端天氣——而現有的$100 與挑戰的規模相比,bn pot 只不過是滄海一粟。

在一個報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經濟學家在9 月發布的報告中估計,到2030 年,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投資1.1-2.4 兆美元才能履行其減緩氣候變遷的承諾,而調適成本也是最重要的。

「如果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甚至氣候公約,發展中國家為什麼要努力甚至犧牲來實現轉型,」洛文問道。 “為什麼他們不應該開發化石燃料?”

另一個額外的轉折是,歐洲綠黨今天呼籲美國綠黨總統候選人吉爾·斯坦退出並支持卡馬拉·哈里斯,因為擔心對這位局外人的抗議投票可能會在關鍵搖擺州使平衡向有利於川普的方向傾斜。

聯合主席梅蘭妮·沃格爾和托馬斯·維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入主白宮的競爭過於激烈,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