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有激進右翼和歐洲懷疑論政治勢力的歐盟成員國政府可以選擇兩條路徑之一來對歐盟的未來施加影響。
「一方面,他們可以從內部掏空歐洲政治。另一方面,這些極右翼領導人可能開始明白,他們也需要歐盟能夠履行他們對國家做出的一系列承諾。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政治學家戴夫·西納爾代(Dave Sinardet) 告訴歐洲新聞台:「選民,特別是在安全和移民方面」。
週二,由特勤局前局長迪克·肖夫(Dick Schoof) 擔任荷蘭首相,是在基爾特·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 領導的極右翼自由黨(Party for Freedom) 在荷蘭選舉中獲勝後找到的解決方案,讓荷蘭擁有新的行政職能。
正式協議創建了一個名為「希望、勇氣和驕傲」的新聯盟,該聯盟對尋求庇護者採取了嚴格的措施,取消了難民的家庭團聚,並尋求減少在該國學習的國際學生數量。
這一立場將影響歐盟移民和庇護條約在該國的實施方式,並為批評最近批准的條約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參考。
「就移民政策而言,我們看到(中右翼)歐洲人民黨採取的立場越來越激進。至於綠色協議,幾個月前,即歐洲選舉之前,就按下了暫停按鈕。因此,極右翼的成功已經以不同方式轉化為歐洲政策”,西納德解釋道。
下一個是法國嗎?
匈牙利是唯一擁有極右翼政黨並掌握多數權力的成員國。除荷蘭外,極右派也是義大利、芬蘭、捷克和克羅埃西亞聯合政府的一部分。鑑於上週日的選舉結果,法國可能是下一個加入這一趨勢的國家。
如果7月7日的第二輪選舉確認極右翼全國集會獲勝,中間派總統馬克宏將更加孤立。馬克宏將控制較少的內部政策,例如與經濟和司法有關的政策,在匯集了 27 個歐盟國家領導人的歐洲理事會中的影響力也會較小。
西納德說:“顯而易見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因當前的選舉結果而受到很大削弱,下週日這種情況可能不會真正改變。”
他補充說:「事實上,他將在歐洲談判桌上成為一位被削弱的總統,這也可能對德法軸心產生影響,而德法軸心在歷史上和今天仍然是歐洲政治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如果代表歐盟人口 35% 的四個成員國投下棄權票或投票,政治文件無法獲得歐洲理事會的批准。除了移民和綠色新政之外,受影響最嚴重的一些領域還包括烏克蘭戰爭的處理以及對歐盟候選國的支持。
但在這些話題上,缺乏共同觀點可能會導致很難改變行動方針:
「極右翼政府的領導人可以阻礙歐盟的運作,但這些領導人不一定在所有問題上都保持一致,特別是在國際政治方面,例如烏克蘭戰爭。因此,並不存在這樣的情況。」明確他們是否總能在彼此之間找到妥協”,Sinardet 解釋道。
另一方面,一些極右翼領導人甚至在歐盟享有頗具建設性的聲譽,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就是如此。
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經常強調她是親歐洲、親法治和親烏克蘭的,她可以在未來五年的歐洲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