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貝爾格萊德各地懸掛著中國和塞爾維亞國旗,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到來。
經停後前來巴黎, 習國訪問訪問塞爾維亞恰逢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被炸事件25週年,該事件在1999年北約科索沃戰役期間遭到美國空軍的襲擊。
華盛頓最終承認這起爆炸事件是個錯誤,但這仍然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痛點。
歐洲外交政策與戰略學教授斯文·比斯科普(Sven Biscop) 表示:「在某種程度上,人為地保留了[爆炸事件]的記憶,以便在認為有必要時就可以喚起記憶,在他們需要時施加壓力。
但這次訪問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歷史。近年來,北京在塞爾維亞投入巨資;中國資本擁有工廠和礦山、修建道路,並正在為建設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之間的鐵路線提供資金。中國機車很快將取代目前在那裡運行的老式社會主義時代火車。
隨著中國繼續在塞爾維亞投資,中國被廣泛指責造成污染和環境惡化。
「在塞爾維亞這樣的國家,生態僅次於經濟,」塞爾維亞經濟雜誌《Novi Magazin》的經濟分析師 Mijat Lakićević 解釋道。
同時,一家中國輪胎廠也面臨人口販賣和剝削越南和印度工人的指控。
北京通往歐洲的門戶
習近平的下一站是匈牙利,該國政府與北京和莫斯科建立了密切關係,他將於5月8日至10日訪問匈牙利。
匈牙利是第一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計畫的歐盟成員國,被歐洲和中國許多人視為北京通往歐洲大陸的門戶。
中央亞洲研究中心分析師兼創辦人塔馬斯·馬圖拉表示:「對中國人來說,現在將至少部分生產工廠從中國遷往歐洲,以便留在歐盟範圍內生產,這一點非常重要。 」而東歐則表示,「可能是因為歐洲保護主義程度不斷加劇」。
另一方面,布魯塞爾則主張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來限制中國在歐洲的經濟野心。
歐盟委員會已對中國對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的補貼展開調查,指責它們扭曲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