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已準備好在稅收政策上實現巨大飛躍 — — 而且它並不打算單獨行動。
上週末七國集團(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財長和央行總裁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為企業設定15%的全球最低稅率。
該協議還規定了徵稅權的重新分配,以確保稅收利潤不再完全由公司的實體存在決定,而隨著谷歌和亞馬遜等跨境科技跨國公司日益佔據主導地位,這種現狀已經過時。 。
七國集團公報設想根據公司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地點進行徵稅,這種方法將更能反映數位化和全球化的現實。
透過這項協議,七國集團希望結束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所說的「逐底競爭」:過去幾十年來,已開發經濟體一直在相互競爭,以提供最具吸引力的企業稅吸引新公司和投資者的目標。
這種相互削弱導致企業稅率大幅下降。2018 年的一項研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對 88 個司法管轄區進行的調查顯示,平均企業稅為 21.4%,低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 45-50%。
“一件大事”
低企業稅的支持者爭論它可以幫助公司發展、激勵投資者、遏制離岸外包並以更高的工資獎勵工人。
另一方面,批評者認為,適度的利率剝奪了各州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的重要收入來源。
七國集團意識到,簡單的協議無法完全解決緊張的經濟辯論: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最初支持21% 的最低利率,這一數字成為國際頭條新聞,但很快就對其可行性產生了懷疑— —願望。
白宮希望 15% 的利潤率能夠作為最低限度,而目前負債累累、迫切需要為後疫情復甦提供資金的富裕國家將進一步採取進一步措施。 G7協議的具體技術細節仍需談判,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生效。
類似的討論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在二十國集團和經合組織內進行,參與的國家數量將更多,成功的機會更小。
「自 2015 年以來,人們真正關注的是避免利潤轉移,並幫助確保各國在賺取利潤的地方納稅,」Bruegel 的非訪問研究員 Rebecca Christie 告訴歐洲新聞。
「在全球層面上,15%將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因為目前還沒有全球協議。如果這符合他們的優先事項並且他們可以通過的話,各國可以自由設定更高的稅率在全球範圍內,很難讓人們就任何事情達成一致,所以同意15% 就很好了。
轉折點
對歐盟來說,G7的突破是一場重大勝利。
歐盟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大、最慷慨的福利體系,涵蓋社會安全、醫療、教育、環境、住房和文化等領域。歐盟公共支出代表佔GDP總量的47%以上。這些服務極為昂貴,需要強大而穩定的稅收組合來為其提供資金。
由於COVID-19 摧毀了普通公民的購買力,摧毀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從而減少了個人收入徵稅和商品購買的收入,歐洲各國政府將注意力轉向了公司,尤其是最大的公司,其中許多公司實際上蓬勃發展在健康危機期間,由於突然轉向網路世界。
一份報告新成立的歐盟稅務觀察站(協助打擊稅務濫用的研究中心)估計,商定的 15% 最低企業稅率將使歐盟在 2021 年額外徵收 500 億歐元。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表示:“這項(七國集團)協議是朝著公平和公平競爭環境邁出的一大步。”
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肖爾茨 (Olaf Scholz) 稱其為“稅收革命”,而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 (Bruno Le Maire) 則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代表歐盟委員會參加七國集團峰會的歐盟委員保羅·真蒂洛尼也慶祝了這一消息,稱這是「一大步」。
自從珍妮特·耶倫四月初公開宣布美國支持全球最低稅率以來,布魯塞爾和整個歐洲大陸的樂觀情緒一直在上升。耶倫的話遠非無私:拜登總統需要資金來為其雄心勃勃的 2.3 兆美元基礎設施法案提供資金。
一個明顯的協調跡像是,委員會揭幕在倫敦七國集團會議召開前兩週制定一項使稅收制度適應 21 世紀的策略。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這位高管承諾將為企業提出共同稅基和單一規則手冊。
“委員會非常支持[稅收改革]”,克里斯蒂說。 “[它將]盡一切努力確保歐盟執行[G7]協議並遵守所有條約和歐盟法律。歐盟需要立法。”
有爭議的拼湊
布魯塞爾希望七國集團注入的動力將有助於為歐盟範圍內的一致意見鋪平道路,這是歐盟稅務條約規定的不可避免的要求。
但走向團結的道路可能是一段艱難而坎坷的旅程。
目前,四個歐盟國家(匈牙利、保加利亞、賽勒斯和愛爾蘭)的企業稅率低於 15%。其中之一匈牙利甚至低於 10% 的門檻。另一方面,德國、葡萄牙、法國和馬耳他超過了 30% 的門檻,這意味著它們的企業稅率是其他國家的兩倍甚至三倍。
一夜之間提高稅率以滿足七國集團標準可能會顛覆根深蒂固的經濟環境,並剝奪它們在世界舞台上的獨特特徵。
「任何人都無權從國外幹預匈牙利的稅收政策,」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爾多(Péter Szijjártó)上個月在這場辯論愈演愈烈之際表示。
近年來,愛爾蘭的案例引起了廣泛關注。
它提高了12.5%的企業稅率,以說服跨國公司在該國設立歐洲總部。
Google、Facebook、Twitter、LinkedIn 和 Airbnb 都在都柏林一個名為 Silicon Docks 的地區開設了商店,這個暱稱模仿了加州的矽谷。
在這一制度下,大型科技公司根據一項慷慨的計劃提交了自己的收入,批評者認為該計劃阻止了其他國家對在其境內獲得的利潤徵稅。
歐盟委員會試圖遏制其認為不公平的做法:2016 年,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 (Margrethe Vestager) 命令蘋果公司向愛爾蘭政府繳納 131 億歐元的未繳稅款以及利息。維斯塔格認為愛爾蘭的稅收優惠等同於非法的國家援助。
隨後歐盟普通法院裁決對蘋果有利並批評歐盟委員會的推理薄弱。愛爾蘭政府對判決表示歡迎,但布魯塞爾表示打算上訴並繼續抗爭。
雖然這場爭鬥在盧森堡法庭上分崩離析,但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奧地利等一些歐洲國家自行決定,決定引進數位服務特別稅作為達成全球協議之前的臨時解決方案。
這些安排尚未協調一致且性質各異,但主要針對大型數位公司的選定收入。白宮認為它們具有歧視性,因為它們主要影響美國公司,並威脅要徵收關稅作為報復。
由於擔心碎片化,歐盟委員會正在製定自己的歐盟範圍內數位稅提案,目標是在 2023 年之前實施。 。
“不一定適合”
圍繞蘋果和數位稅的爭議是歐盟層面即將進行的討論的預覽。中小國家聲稱他們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稅率才能與較大的經濟體競爭。
愛爾蘭財政部長帕斯卡爾·多諾霍(Paschal Donohoe) 表示:「我現在期待參與經合組織的討論。談判桌上有139 個國家,任何協議都必須滿足小國和大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在推特上七國集團達成協議後不久。多諾霍以歐元集團主席身分出席高峰會。
愛爾蘭歐洲議會議員比利·凱萊赫(Billy Kelleher)是自由派組織「復興歐洲」的成員,他同意部長的觀點,並認為最終的經合組織協議應該「適合」所有類型的國家。
「我們確實需要接受七國集團提出的建議可能不一定適合全球更廣泛的經濟體組成。所以我認為我們有辦法繼續下去,」凱萊赫告訴《歐洲新聞》。
“試圖徵收一種適合全球較大經濟體的稅收可能不足以解決各國內部經濟產出和經濟活動的差異。所以我認為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一點。”
凱萊赫認為需要徵收數位稅,但警告不要採取不公正和單方面的措施。
「我們的公司正在累積巨額利潤。我們還必須確保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向他徵稅,以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從他們產生的收入中受益。我只是認為我們必須確保例如,當我們談論數位稅收時,我們的觀點在全球範圍內是一致的。
儘管出於不同的原因,非政府組織也對七國集團持批評態度。國際樂施會批評七國集團沒有進一步超過 15%,稱商定的門檻對於結束逐底競爭和避稅天堂的使用「無濟於事」。
「七國集團聲稱透過設立類似於愛爾蘭、瑞士和新加坡等避稅天堂的軟稅率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來『徹底改革』支離破碎的全球稅收體系,這是荒謬的。他們正在設定標準如此之低以至於公司可以跨過它,”說加布里埃拉‧布赫 (Gabriela Bucher),國際樂施會執行董事。
“如果企業繼續幾乎不納稅,那麼阻止 Covid-19 造成的不平等加劇和解決氣候危機將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