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送餐應用程式與肥胖和低級別工作的可能性增加有關

在線訂購外賣的人更有可能來自從事較低級別工作且與他人同住的家庭肥胖,根據一項新的研究。

這項以英國為重點的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公共衛生雜誌上,也發現高收入家庭比低收入家庭更有可能在網路上購買雜貨。

該研究基於 2019 年 2 月倫敦和英格蘭北部 1,500 多個家庭的大流行前數據,旨在了解網路上食品的供應如何影響社會不平等和飲食。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發現,約 13% 的受訪者在 7 天內使用送貨應用程式進行外賣,15% 的受訪者在 4 週內在線訂購雜貨。

略高於百分之三的人使用了這兩種服務。

研究人員根據職業考察了收入和社會等級——職業分為四類,從最高類別的管理和專業工作到非熟練體力勞動者、國家養老金領取者和最低類別的領取福利的失業人員。

雖然網路雜貨購買與較高的收入相關,但這些與一個人的職業之間沒有關聯。

同時,根據職業社會地位較低的受訪者使用的幾率是其兩倍外帶配送服務水準高於高級職業。

研究發現,使用送餐應用程式訂購外送的人患肥胖症的可能性也高出 84%。

研究的作者寫道:「這項研究沒有測量購買食物的飲食質量,但先前的研究表明,外送餐應用程式的使用與較低的飲食質量有關,而且從外賣購買的食物能量密度更高,營養成分較貧乏。

新冠疫情過後需要更多研究

利茲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歐洲心理學研究協會前主席賈森·哈爾福德教授表示:「使用線上雜貨與較高收入相關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可能與許多因素有關。」肥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歐洲新聞健康。

這可能包括不需要尋找便宜貨或依賴人們吃什麼食物與在商店購買相比,在網上購買。

「雖然職業社會等級、肥胖和『快餐』消費之間的關聯本身並不令人驚訝,但在家庭線上食品配送中如此清晰地看到這一點很有趣,」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哈爾福德補充道。

「與收入缺乏聯繫可能更多地說明了所訂購的菜餚類型以及與送貨相關的額外成本,」他說,但他指出,這一行業在大流行後蓬勃發展。

該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一些數據的自我報告性質以及基於社會地位的家庭分佈不均勻。研究結果也主要來自城市家庭,因此很難推廣到更大的人口。

作者在向歐洲新聞台提供的聲明中表示,雖然很難確定是什麼推動了這一發現,但由於該研究是觀察性的,因此「食品雜貨購買可能主要取決於財務資源,而外帶購買可能與文化和社會群體有關」。健康。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LSHTM) 的主要作者兼研究員 Alexandra Kalbus 博士補充道:“很明顯,英國各地的在線食品購物選擇各不相同,而且我們知道在線食品選擇的營養質量有所不同。”

她說,他們仍然不知道「與其他社會文化影響相比,成本和可用性如何影響我們在線訂購的決定」。

她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許多其他企業轉向在線模式以來,在線訂餐模式是否以及如何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