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戲劇性的事件為世界帶來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個詞,距今已有 50 年了。
1973 年8 月23 日,綽號“Janne”的罪犯揚-埃里克·奧爾森(Jan-Erik Olsson) 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一個銀行金庫中劫持了四名銀行員工作為人質,引發了為期六天的危機,並引發了一種現在臭名昭著的精神病。
「我們以為這只是一場相當常見的劫持人質事件,就像當時飛機上發生的那樣,它會持續一天一夜,我們沒想到它會持續這麼長時間!我們不得不堅持住,這很令人興奮,這是肯定的! 73 歲的伯蒂爾愛立信 (Bertil Ericsson) 說道,他是瑞典最大通訊社 TT 的前攝影師。
他報告了瑞典首都市中心發生的人質事件,當時警察和記者聚集在信貸銀行(Kreditbanken)外的廣場上,現在是一家服裝店。
“我們覺得他們竟然愛上了強盜,這有點奇怪!”艾瑞克森補充道,他指的是這種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疾病。
這個術語是由談判團隊成員、精神病學家尼爾斯·貝傑羅 (Nils Bejerot) 在 1973 年首次創造的。
他的工作是分析劫匪和人質的行為。半個世紀後,當代精神科醫師和專家認為這種情況是一種謬論。
“一個建構的概念”
性別研究教授塞西莉亞·阿瑟(Cecilia Ase)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她們患有精神疾病或患有任何此類綜合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從頭開始創造的,是為了考慮到這些女性在這種情況下的理性行為。
阿瑟說,當局對女性人質的言論進行了“非常性感的解讀”,他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個“人為的概念”,用於解釋噹噹局和國家未能保護人質時人質的行為。
克里斯多福‧拉姆(Christoffer Rahm)是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精神科醫生,也是科學文章《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精神病診斷還是都市神話?同意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是精神病診斷」。
拉姆認為人質的行為是一種“幫助受害者”應對創傷性情況的“防禦機制”,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在家庭暴力或其他類型的虐待情況中。
人質之一克里斯汀·恩馬克(Kristin Enmark)在她關於信貸銀行圍困事件的書中表示,她對綁架者“沒有任何愛或身體吸引力”,並補充說她只是想活下去。
「就好像他們提前決定了事情的發展方向。但我並沒有戀愛。我是一名 23 歲的女性,在銀行金庫裡度過了可怕的六天,」她說。2015 年接受瑞典報紙 Aftonbladet 訪問時。
恩馬克隨後與臭名昭著的銀行劫匪克拉克·奧洛夫森(Clark Olofsson)發生了戀情,在人質事件中,在與大樓周圍的警察協商釋放詹妮後,他與詹妮一起進入了銀行金庫。
「我身邊沒有愛或身體吸引力。他[Olofsson] 是我生存的機會,他保護我免受Janne 的侵害,」她在2020 年的回憶錄《Jag blev Stockholmssyndromet》(“我成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中回憶道。
有關此故事的更多信息,請觀看上面媒體播放器中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