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超過 58% 的人類疾病因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嚴重。
這項開創性的研究於週一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上,由夏威夷馬莫阿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系統地搜索了現實生活中因溫室氣體排放而加劇的十種氣候危害對人類疾病的影響的例子。
這些包括暖化、乾旱、熱浪、野火、極端降水、洪水、風暴、海平面上升、生物地球化學變化和土地覆蓋變化。
透過分析70,000 多篇科學論文,尋找已知疾病與氣候變遷之間直接聯繫的例子,科學家發現,所有因全球暖化而變得更加常見和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都會對由病毒、細菌、動物、真菌引發的疾病產生影響和植物。
在分析的 375 種疾病中,有 218 種被證明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氣候使危險更加接近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危害使病原體更接近人類,氣溫升高,環境更加潮濕,降水量增加,有利於蚊子、蜱蟲、跳蚤、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繁殖,而這些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尤其是蚊子族群,在洪水和風暴過後找到了滋生地,進而導致它們傳播的病原體增加,包括西尼羅熱病和黃熱病。
但氣候變遷也拉近了人們與病原體的距離。
由於極端天氣事件導致世界上一些最脆弱地區的數千人流離失所和被迫遷移,人類與病原體之間的接觸增加了。
研究人員將熱浪與弧菌(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和胃腸炎等水傳播疾病的傳播增加聯繫起來,而風暴、洪水和海平面上升則與霍亂、肺炎、傷寒、肝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有關。
我們的免疫系統較弱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天氣,病原體本身變得越來越強大,而由於危險條件、不安全的生活環境以及人們在極端天氣事件後獲得醫療服務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額外壓力,我們身體的免疫反應變得越來越弱。
社會科學學院(CSS) 地理學教授兼領導者卡米洛·莫拉(Camilo Mora) 表示:「鑑於新冠病毒(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廣泛而普遍的後果,發現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巨大健康脆弱性確實令人恐懼。
「疾病和傳播途徑太多,我們無法真正適應氣候變遷。這凸顯了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迫切需求」。
但報告中也透露了一些正面的消息。
人類已經沒有時間適應
雖然絕大多數疾病由於氣候變遷相關的極端事件而變得更加嚴重,但有些疾病實際上有所改善。那些無法在較高溫度下生存的病毒和病原體實際上減少了。
但這很難抵消溫室氣體排放影響地球氣候而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報告作者認為,人類不太可能及時適應這些更嚴重、更廣泛的疾病。
該研究的作者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隨著氣候變遷影響著1000 多種此類傳播途徑,而且氣候危害在全球範圍內日益嚴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期望社會成功適應所有這些途徑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對話。
「世界需要減少導致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以減少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