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乳製品和米:哪些食物對全球暖化影響最大?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到 2100 年,人類生產和消費食物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使地球氣候變暖近 1 度。

延續當今的飲食模式將使地球突破 1.5 攝氏度的升溫限制。巴黎氣候協議以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

根據週一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雜誌上的研究,它可能會導致我們接近協議規定的 2 攝氏度限制。

哪些食品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多?

模型研究發現,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三個主要來源:牛、綿羊和山羊等動物的肉;乳製品;和

研究表明,這三種食物對地球暖化的貢獻至少各佔 19%,其中貢獻最大,達 33%。

全部排放大量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其升溫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80 倍以上,以目前的養殖方式來看。研究人員計算出,到 2030 年,甲烷將佔食物造成暖化的 75%,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則佔其餘大部分。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凱瑟琳·C·伊万諾維奇(Catherine C Ivanovich) 表示:「我認為,我希望(政策制定者)​​得到的最大收穫是,甲烷排放確實主導了與食品業相關的未來暖化。

伊凡諾維奇和來自佛羅裡達大學和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同事計算了每種類型產生的三種主要氣體食物根據目前的消費模式在其生命週期內。然後,他們根據五種不同的人口預測,縮放了天然氣隨時間變化的年排放量。

然後他們使用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經常使用的氣候模型來模擬這些排放對地表氣溫變化的影響。

糧食對於實現氣候目標至關重要

史丹佛大學氣候科學家克里斯·菲爾德(Chris Field)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表示,該研究使用了完善的方法和數據集「得出了一個新穎的、發人深省的結論」。

佛蒙特大學食品系統科學家梅雷迪思·奈爾斯(Meredith Niles)表示:「這項研究強調,食品對於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絕對至關重要——不考慮食品就無法實現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氣候目標。

該研究提供了一些改變的方法全球糧食生產以及可以限製暖化的消費。

其中許多變革已經被呼籲或採納。美國總統拜登在 2021 年 4 月向國會發表的演講中吹捧了種植覆蓋作物的氣候效益,這些作物可以減少大氣中的碳。

最近的多項研究和報告建議少吃肉,以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飼養供食用的動物。加州於 2021 年啟動了強制性食物垃圾回收計劃,以減少食物腐爛產生的排放。

但減少甲烷排放可能是最重要的目標。伊凡諾維奇說,儘管甲烷比碳更有效,但它的壽命也短得多,這意味著減少甲烷排放可以帶來即時的好處。

「因此,這將幫助我們保持在危險的暖化目標之下,」她說,「同時也給我們一些時間來增強復原力和適應氣候變化同時。

仍然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是否可以改變他們的行為,以實現研究中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有一個路線圖,但會遵循它嗎?

哥倫比亞大學植物生理學家盧·齊斯卡(Lew Ziska)在給美聯社的電子郵件中說:「改變行為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我們不斷受到媒體的轟炸,從可樂到炸薯條,從披薩到漢堡,各種東西的好處時。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我們需要改變,但我們能否改變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