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題為「大騙局」的新報告聲稱展示了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污染者如何努力製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氣候政策。
撰寫者企業責任,地球之友國際和全球森林聯盟該報告顯示了殼牌、微軟和雀巢等公司如何遊說「淨零」目標,但實際上並沒有減少排放。
Big Con 指責公司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給人一種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減少排放的印象。
碳補償尤其引起了報告作者的憤怒,殼牌計劃到 2030 年每年購買的碳抵消量將超過 2019 年整個全球市場的碳抵消量。
作者批評聯合航空公司計劃建造碳直接空氣捕獲工廠來抵消其碳排放,這一過程尚未被證明有效,最初旨在提取難以到達的石油資源。
沃爾瑪等其他公司因忽視其銷售產品的碳排放而受到關注。這些排放量佔沃爾瑪碳足跡的 95%。
對氣候政策的危險影響
大騙子指責污染者拒絕系統性變革,將利潤置於人類和地球之上,並投資於現狀。然而,他們也概述了污染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間令人不安的勾結。
美國遊說者被指控利用他們的影響力讓稅收抵免獲得通過,這有利於那些開發碳捕獲技術的人,即使這會導致更多的化石燃料開採。
此外,參與氣候談判的大型污染企業的遊說者被認為有助於削弱《巴黎協定》,確保協定只是自願的。
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是這種遊說的核心,致力於迫使碳市場成為國際氣候政策的中心。 IETA 由殼牌、BP 和雪佛龍創立。
全球森林聯盟氣候活動家 Corina De la Plaza 表示:“我們深切關注企業對氣候政策和金融的掌控,以及政府和企業之間透過淨零推動虛假解決方案的日益密切的聯繫。”
「他們沒有大幅削減排放,而是繼續追求『綠色』新殖民主義抵消計劃,透過森林抵消、植樹造林、重新造林、植樹造林和危險的技術修復來獲取更多利潤和污染。”
IETA 在氣候談判中的歷史性參與是顯而易見的; 2005年,他們派出了402名代表參加在蒙特婁舉行的第十一屆締約方會議,當時單一國家的平均代表團人數為15人。
該報告還強調了大型污染者和學術機構之間的關係,他們試圖透過研究來驗證「淨零排放」; 2020 年,BP 和埃克森美孚資助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淨零前研究。
什麼是淨零?
淨零排放背後的想法是,污染者可以繼續目前的排放——甚至增加排放——同時在其他領域減少排放。
然而,大騙子批評企業將碳視為一個簡單的數學方程,並將其責任「強加」給南半球,並押注於可能進一步破壞世界棲息地的危險技術。
所謂的「碳殖民主義」可能會誘使受影響最嚴重的社區參與碳抵消計畫以獲取金錢。該報告的作者將此描述為「搶地」。
地球之友的莎拉·肖表示,「大污染者的『淨零』計畫只不過是一個大騙局。
「現實情況是,企業…計劃繼續照常營業,同時透過植樹和抵銷計畫來美化自己的形象,而這些計畫永遠無法彌補挖掘和燃燒化石燃料的影響。
「我們必須迅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正在上當受騙。淨零風險可能會掩蓋行動的缺乏,直到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