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絲琵雅芙的遺產管理機構與華納音樂娛樂公司和製作公司 Seriously Happy 合作拍攝了一部即將上映的傳記片,該片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重現這位已故歌手的聲音。
法國經典歌曲《La Vie en Rose》、《La Foule》、《Hymne À L'Amour》和《Non, je ne pleasurete rien》的演唱者無法逃脫人工智慧的魔爪,人工智慧將為其提供數百種聲音和圖像剪輯,以重新創造琵雅芙的獨特風格,並「進一步增強她故事的真實性和情感衝擊力」。
聲明稱,「利用人工智慧重新創建她的聲音和形象的創新和革命性技術項目」是在皮雅芙去世 60 年後揭曉的。這位法國偶像於 1963 年 10 月 10 日因肝癌併發症去世。
影片暫定名為伊迪絲接近法國華納音樂的消息人士稱,「正處於開發的最後階段」。這個長達 90 分鐘的計畫將主要在她的家鄉巴黎和紐約進行,追溯她在 1920 年代至 1960 年代短暫但影響巨大的生活。將使用她的原創歌曲錄音,以及皮雅夫在電視表演、採訪、舞台表演和她的個人資料庫中的檔案片段,以幫助為視覺故事講述帶來真實性。
伊迪絲劇本基於朱莉·維耶 (Julie Veille) 的原創想法,她還與吉爾斯·馬利亞克 (Gilles Marliac) 共同撰寫了劇本。維耶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道:“在創作這部電影時,我們不斷問自己,‘如果伊迪絲還在我們身邊,她想向年輕一代傳達什麼信息?’她的故事充滿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克服困難、挑戰社會規範以實現偉大——這一故事無論在現在還是在當時都具有現實意義。我們的目標是利用動畫和技術的最新進步,將永恆的故事帶給所有年齡段的觀眾。
Piaf 的遺產執行人 Catherine Glavas 和 Christie Laume 補充說:「能夠再次聽到 Édith 的聲音是一次特別而感人的經歷——這項技術讓我們感覺就像回到了與她一起的房間。動畫很美,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將能夠展示伊迪絲真實的一面——她快樂的個性、她的幽默和她堅定不移的精神。
由瑪麗昂·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飾演,她在 2007 年憑藉歌手身份贏得了她的第一個奧斯卡獎玫瑰人生 (La Môme)皮雅芙堪稱法國的文化偶像。
然而,她的聲音並不是第一次有死去的藝術家意外地回到銀幕上。
備受爭議的 2021 年紀錄片《走鵑:一部關於安東尼波登的電影,講述了已故廚師安東尼·布爾登 (Anthony Bourdain),他於 2018 年去世。布爾登的前妻奧塔維亞寫道:“我當然不是那個說托尼對此不會介意的人。”
然後,在 2022 年,安迪沃荷的聲音透過人工智慧為 Netflix 紀錄片重新創作安迪沃荷日記。演員比爾歐文 (Bill Irwin) 朗讀了他的日記,然後使用人工智慧軟體 Resemble 將其變成沃霍爾的聲音。
還有受到威脅的詹姆斯·迪恩電影,其中已故演員可以通過數位方式重新塑造...
伊迪絲也跟著披頭四最新專輯的成功現在和那時在 AI 的幫助下,樂團 54 年來首支獲得英國冠軍單曲。人工智慧幫助從已故約翰·列儂 1978 年(即他被謀殺前兩年)錄製的磁帶中分離出他的聲音。
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被歌手用來進行完全原創的表演,他們的聲音被用來訓練人工智慧軟體,然後創建準確的複製品——而藝術家自己經常反對這樣做。尼克·凱夫,李·菲爾茲和皇后樂隊的布萊恩·梅都對這種做法直言不諱,反對使用人工智慧來重新創造他們的聲音和音樂。
洞穴描述了人工智慧歌曲創作被視為“對人類本質的怪誕嘲諷”,而靈魂樂傳奇人物李·菲爾茲 (Lee Fields)告訴歐洲新聞文化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藝術家最大的對手」。
今年,環球音樂集團還抱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創建的侵權內容”,並從串流媒體服務中撤下了一首歌曲,該歌曲的特色是令人信服的人工智能創建的德雷克和威肯版本。
那麼,你準備好迎接「機器人生活」了嗎?
沒有發布日期伊迪絲已經安排好了,所以我們還有時間調查這個消息是否讓皮雅芙在墳墓裡翻身,像烤雞一樣旋轉,唱著她歌曲的改編版本,題為:“我後悔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