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為是戰後德國最優秀演員之一的哈迪克魯格 (Hardy Krüger) 去世,享年 93 歲。
他在漢堡的文學經紀人彼得·卡弗萊因週四表示,克魯格週三在加利福尼亞州“突然且出乎意料地”去世,他與第三任妻子、美國出生的作家安妮塔·帕克住在那裡。
克魯格主演了 1957 年的英國電影《逃亡者》,講述了一名被俘虜的德國戰鬥機飛行員為逃離盟軍而進行的一系列大膽嘗試,正如片名所示,最終成功了。
他的魅力、英俊的外表以及他在二戰末期逃離納粹軍隊的事實幫助克魯格在他這一代的德國人在國外仍然受到懷疑的時候獲得了更多的角色。
克魯格出演了一系列英語冒險和戰爭電影,包括《遙遠的橋》(1977 年)和《大雁》(1978 年)。
晚年,他專注於為德國電視台製作旅遊電影、寫書和偶爾的舞台表演。
弗朗茲·艾伯哈德·奧古斯特·克魯格於 1928 年 4 月 12 日出生於柏林。
最初,他想追隨工程師父親的腳步,但在一所納粹精英寄宿學校就讀時,他出現在 1944 年的電影《少年阿德勒》中。
雖然它的目的是作為一部宣傳電影,但克魯格在片場與年長演員的相遇讓他看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獨裁統治的恐怖。
隨著戰爭轉向德國,克魯格的希特勒青年團被徵召入新成立的黨衛軍師「尼伯龍根」。
當時 16 歲的克魯格發現自己正在德國南部與經驗豐富的美國軍隊作戰。
在 2006 年接受德國《圖片報》採訪時,他講述了希特勒徒勞地試圖阻止盟軍前進,他和他的學校朋友們如何被派往前線「充當砲灰」。
「我知道戰爭已經失敗了,」他告訴該報。 “我知道那裡有集中營,納粹是一群罪犯。”
克魯格開小差,被盟軍俘虜,並作為戰俘度過了一段時間。戰後,他重返演藝圈,先是在劇院,然後在德國重新崛起的電影業。
雄心勃勃的克魯格前往巴黎和倫敦學習法語和英語,並去掉了姓氏中的元音變音,希望在外國電影中扮演更迷人的角色。
當英國導演羅伊·貝克選擇克魯格在《逃亡者》中飾演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弗蘭茨·馮·韋拉時,他的突破出現了。克魯格成功地適應了金髮德國士兵的原型,但又不顯得冷酷和高人一等,從而避免了在隨後不可避免的戰爭電影中扮演反派角色。
「我對扮演戰犯沒有興趣,」克魯格在 2003 年接受德國雜誌《明鏡周刊》採訪時說道,並補充說,他想描繪許多不願意參與戰爭的德國人。抗戰後德國的新納粹團體。
「反對種族主義和教育年輕人是他的個人使命,」克魯格的經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 “他的溫暖,他對生活的喜悅,他堅定不移的正義感,讓他令人難忘。”
克魯格再次飾演一名前戰鬥機飛行員,主演了法國電影《阿夫雷城的日子》,該片於 1963 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電影激起了對戰爭記憶猶新的法國電影觀眾對德國人的同情。
在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克魯格出現在許多國際大片中,與約翰·韋恩一起主演了狩獵電影“哈塔里”(1962 年)和“鳳凰飛翔”(1965 年),其全明星演員包括詹姆斯·史都華、理查德·阿滕伯勒和彼得·芬奇。
身為一名狂熱的旅行者,他曾經在坦尚尼亞乞力馬扎羅山腳下擁有一座農場。
克魯格身後留下了帕克和他之前婚姻所生的孩子克里斯蒂安娜、馬萊卡和小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