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諾貝爾獎博物館重新開放時正在舉辦專題展覽。
三月因冠狀病毒封鎖導致博物館關閉後,「傳染性」著眼於病毒和流行病的問題。
博物館自三月中旬以來首次向公眾重新開放,展示了人類在歷史上如何在理解、管理和抗病毒方面面臨挑戰。
諾貝爾獎博物館館長 Erika Lanner 表示:“我們的新展覽著眼於醫學研究、經濟科學和文學如何看待流行病、病毒和免疫系統。”
“鑑於我們是諾貝爾獎博物館,我們還想傳達這樣的信息:人類有能力克服危機並在不同時期找到解決方案,並傳達希望的信息。”
該展覽試圖表明,縱觀歷史,人類在理解、管理和對抗病毒方面面臨挑戰。
《傳染性》探索了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的工作,他們增加了我們對病毒的了解,繪製了我們的免疫系統圖並開發了疫苗。
它還關注經濟學獎得主的觀點,蘭納解釋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深入研究了流行病或流行病如何影響社會,如何影響經濟,”
文學獎得主也描述了流行病的影響,並在展覽中強調了她補充道:
「偉大的作家都用文字表達了他們的經歷,在某些情況下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的經歷,例如TS艾略特在著名的詩《荒原》中寫到了他受西班牙流感影響的經歷」。
對於那些無法前往博物館的人來說,該展覽也可以在Nobelprizemuseum.se 上以數位方式觀看,蘭納說:「我們當然必須數位化,這是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的事情,並且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快速推進。
與瑞典大流行後重新開放的其他博物館一樣,諾貝爾獎博物館將採取措施遵循瑞典公共衛生局的建議,例如遵守博物館內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