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歐洲主要國家即將公佈的一系列重要經濟數據外,本週市場對法國大選的反應也將受到特別關注。此外,美國和中國都準備發布六月的通膨數據,為各自央行的政策前景提供線索。
歐洲
法國大選的結果可能對該地區的股市和歐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極右派國家集會黨未能獲得足夠的選票來組成政府,股市和單一貨幣可能會進一步反彈。然而,歷史表明,選舉可能只會暫時影響金融市場。選舉後的政策和經濟發展往往會塑造市場的長期趨勢。
經濟方面,德國將公佈5月貿易平衡表和6月批發物價指數(WPI)。由於出口增幅小於進口增幅,德國 4 月貿易順差從上個月的 222 億美元(204.5 億歐元)小幅降至 221 億美元(203.6 億歐元)。值得注意的是,對英國和俄羅斯的出口激增,而對美國的銷售則下降。市場普遍認為,5月貿易順差預計進一步降至199億美元(2,183.3億美元)。
德國的 WPI 是通膨的關鍵指標,因為批發價格通常會轉嫁給消費者。 5月該指數成長放緩,月增僅上漲0.1%,顯示該國通膨呈下降趨勢。上週,初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德國通膨率在前兩個月上漲後,6月降至2.2%。市場普遍認為,6 月批發價格可能較上季上漲 0.2%。
伴隨著歐洲其他經濟體類似的經濟軌跡,這些數據為歐洲央行繼續降息週期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跡象,從而為股市提供了看漲因素。
英國將於週四公佈 5 月份月度國內生產毛額 (GDP)。經濟體從2023年下半年的技術性衰退中恢復成長。
美國
本周有兩項經濟事件和數據將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證詞以及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鮑威爾主席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證詞對華爾街和全球市場來說是一個關鍵事件。在本屆會議上,鮑威爾將回答委員會有關美國經濟狀況和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問題。意外的問題或答案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將受到特別關注,為該國通膨軌跡提供線索。 5月份,居民消費物價較上月上漲3.3%,較上月下跌3.4%,3月上漲3.5%。這種回落趨勢有望讓聯準會在 9 月開始降息,這將是自 2020 年 3 月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降息。價格壓力的進一步緩解可能會推動華爾街走高。市場普遍認為 6 月物價年增 3.1%,這表明通膨將以更快的速度降溫。
此外,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是通膨的重要指標,代表工廠出廠價格變動。
美國將拉開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財報季的序幕。由於這些大型貸方之間的密切聯繫,金融部門是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風向標。
亞太地區
中國6月CPI數據對消費者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中國面臨房地產危機和疫情後復甦帶來的經濟挑戰。從正面的方面來看,5月份中國通膨率連續第三個月上升,顯示北京方面支撐經濟成長的努力已見成效。 6月份,經濟學家預期中國居民消費物價將年增0.4%。這些數據可能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活動積極。
另一方面,紐西蘭儲備銀行 (RBNZ) 將決定其官方現金利率 (OCR),預計該行將連續第八次將利率維持在 5.5%。該銀行在五月的最後一次會議上仍保持鷹派立場,表明利率處於限制性水平的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紐西蘭僅公佈季度CPI,第一季年增4%,仍遠高於紐西蘭聯邦儲備銀行1-3%的目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