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綜述:歐洲市場因債券緊張而失去動力

由於聯準會官員對今年降息猶豫不決,債券殖利率飆升,美國和歐洲股市本週均出現低迷。

由於中東緊張局勢加劇以及普遍的避險情緒,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和貴金屬價格飆升。布蘭特原油期貨觸及近六個月高位,突破每桶91美元,而金價則屢創歷史新高,有紀錄以來首次突破每盎司2,300美元。

能源價格上漲使全球通膨前景更加複雜化,削弱了央行降息的預期。

歐洲

在經歷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五個月連續上漲之後,歐洲主要基準股指在六月季度開始時週收盤價將出現負值。週表現方面,歐洲史托克600指數下跌0.29%,富時100指數下跌0.19%,德國DAX指數下跌0.64%。獲利回吐和全球政府債券殖利率飆升可能是造成這次回檔的原因。

聯準會官員在考慮降息之前呼籲保持耐心,這加劇了全球債券市場的緊張情緒。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央行(尤其是聯準會)相比,歐洲央行 (ECB) 6 月降息的預期更為強烈,推動歐洲市場比全球市場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其他支持區域股市的潛在因素可能包括基金從成長板塊或以科技為重點的同業轉向週期性股票(例如銀行、採礦和能源)。與美國市場相比,歐洲市場對週期性股票的權重更大。

能源礦業部門表現良好,殼牌五天內上漲5.78%,TotalEnergies上漲6.36%,BP上漲3.27%,嘉能可上漲8.12%,力拓上漲2.33%。銀行股也跑贏大盤,同期匯豐銀行上漲4.34%,勞埃德銀行集團上漲4.43%,瑞銀集團上漲1.1%。相較之下,一些主要科技股則出現下跌,例如 SAP SE 下跌 2.21%,Siemens AG 下跌 0.44%。

經濟方面,歐元區3月最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降幅超出預期,為2.4%,低於上月的2.6%。德國通膨率也降至 2.3%,較 2 月的 2.7% 大幅下降。通膨降溫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央行可能被說服在 6 月開始降息的樂觀情緒,這對市場多頭來說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宏觀因素。

華爾街

由於強勁的經濟數據澆熄了聯準會六月降息的希望,美國股市從歷史高點大幅回落,導致政府債券殖利率飆升。避險情緒主導了華爾街,三大基準指數——道瓊工業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本週將收跌。

AI 股尤其受到避險情緒的影響,五天內英偉達下跌 1.54%,AMD 下跌 11.88%。其他主要科技股表現不一,其中蘋果和特斯拉在大盤股中持續表現不佳,分別下跌 1.07% 和 4.22%。然而,Meta Platforms、Alphabet 和亞馬遜卻有所上漲,分別上漲 4.36%、2.70% 和 1.13%。

從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板塊來看,能源板塊是唯一連續五天上漲的板塊,而醫療保健房地產、非必需消費品和必需消費品板塊則是表現最差的板塊,跌幅在3% 至4% 之間。

該國近期數據持續顯示經濟軟著陸,尤其是3 月ISM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該指數自2022 年10 月以來首次擴張。月以來的最高數字2023 年 7 月。

這些就業數據表明,即將發布的非農就業報告也可能強勁,成為聯準會維持鷹派立場的指標,因為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往往會給通膨帶來上行壓力。如果數據超出預期,市場可能會繼續進入調整階段。

亞洲市場

儘管大多數亞洲主要基準指數本週都下跌,但中國股市卻處於上漲狀態。五天內,ASX 200 指數下跌 1.63%。週五這些區域市場開盤前,日經 225 指數小幅下跌 0.1%,綜合指數下跌 0.59%。

相較之下,香港基準指數恆生指數同期上漲1.11%。這一反彈是由近期積極的中國經濟數據推動的,3月份製造業PMI自2023年9月以來首次擴張,顯示儘管房地產危機持續,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加速復甦。

然而,由於經濟挑戰,過去三年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累計損失約4.8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