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承認,國際社會對此負有責任,這是一種共謀,國際社會在人類歷史上的這個黑暗時刻一動不動,閉上了眼睛。
他接著說:「記住的責任首先是一項要求。這是關於記住,是關於不忘記。這是關於從錯誤中學習,試著打開一個更開明的世界」。
沒有出席儀式的法國總統馬克宏週日也重申,法國及其西方和非洲盟友「本可以阻止」這場造成約80萬人死亡的大屠殺,並強調缺乏「意願」。
盧安達正在紀念種族滅絕事件發生 30 週年,這場種族滅絕事件估計有 80 萬人被政府支持的極端分子殺害,這讓這個東非小國繼續努力應對大屠殺的可怕後果。
此後的幾年裡,盧安達表現出強勁的經濟成長,但傷痕依然存在,人們對總統保羅·卡加梅的長期統治是否實現了真正的和解存有疑問,他的叛亂運動停止了種族滅絕並奪取了權力。
卡加梅因帶來相對穩定而受到許多人讚揚,但因不容忍異見而受到其他人的誹謗,他將於週日在首都基加利主持陰沉的紀念活動。外國訪客包括種族滅絕期間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和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率領的代表團。
卡加梅將在基加利埋葬 25 萬名種族滅絕受害者遺體的紀念地點點燃紀念火焰並敬獻花圈。
當一架載著胡圖族時任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的飛機在基加利上空被擊落時,屠殺事件被點燃。圖西族人被指責擊落了飛機並殺死了總統。 1994年,胡圖族極端分子發動了持續100多天的屠殺。
盧安達當局長期以來一直指責國際社會無視有關殺戮的警告,一些西方領導人也表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