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 190 萬居民中有一半以上居住在某種形式的補貼住房中。
維也納作為社會住宅卓越燈塔的聲譽被廣泛認為是當之無愧的;市議會透過一系列社會計畫擁有、共同擁有和管理該市約 50% 的住宅房地產,這些舉措使數以萬計的家庭負擔得起租金。
這項始於 1920 年代、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傳統為這座城市贏得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做出了貢獻。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但這個系統真的像看起來那麼完美又美好嗎?
最近的事態發展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批評者指出,租金價格上漲、等候名單不斷增加、長期低利率後社會住宅在房地產市場中所佔份額不斷減少,以及隨後私人財產所有權的增加。
歐洲新聞記者朱利安洛佩茲前往奧地利首都採訪歐洲新聞見證人看看表面背後是什麼。
租戶的天堂
行政助理 Tesbire Keskin 向 Euronews 參觀了她 70 平方米的公寓,她和家人在那裡住了近 20 年。她每月支付 500 歐元,在位於市中心的公寓裡享受著超越市場標準的生活品質。 「幼兒園就在我對面,步行十分鐘就能到學校。再過兩分鐘,我就到了地鐵。」她解釋道。
“當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下班不能回家,鄰居就從幼兒園接他們來。這裡很好,綠油油的,安靜。我很開心,很滿足。”
市議會的代表也向歐洲新聞台展示了維也納一些最古老的社會建築。與柏林和其他私人土地擁有率較高的歐洲城市不同,這個龐大的奧匈帝國的前首都從未出售過其公共土地。
維也納的社會住宅年度預算徘徊在 4 億歐元以上,超過了羅馬、馬德里或里斯本等歐盟大城市。
“我們的住房模式是由每個奧地利人繳納的住房稅來保障和資助的,”維也納生活-維也納生活。
“這是他們總收入的一小部分。雇主也做出了一小部分貢獻,這筆錢專門用於奧地利各地的住房建設。”
變革之風
雖然維也納是包容性住房策略的先驅,但該市也在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住房動態和不斷增長的社會住房需求,此外,長期的低利率對私人開發商有利。
非政府組織的專家人民援助幫助無家可歸者獲得社會住宅的組織認為,幾十年前,80%的新開發案是社會性的,20%是私人性的。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轉變。
「十年或十五年前,我們三分之二的公寓都是由社會住宅建造的。現在情況恰恰相反。三分之二的公寓是由私人投資者建造的。當然,結果是房價上漲我們應該嘗試再次扭轉局面,」該非政府組織住房政策部負責人馬丁·奧納告訴歐洲新聞。
由於通貨膨脹土地、材料和維護成本的成本也飆升,對社會住宅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主要的解決方案是獲得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機會來建造社會住房,」奧納建議。
百年傳統
隨著這座城市繼續應對不斷變化的房地產格局的挑戰,「紅色維也納」的精神仍然存在——在20 世紀20 年代和30 年代,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推出了社會住房建設計劃,以應對嚴峻的住房問題短缺。
今天,一個常設展這個時代提醒人們社會住宅在塑造社區和促進包容性方面具有變革性的力量。歐洲新聞台與策展人進行了交談,他們認為這種住房模式有助於創造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和社會特徵,並繼續影響著現在。
「這是一個城中之城,人們幾乎不需要離開自己的住所,因為一切都一應俱全,包括醫生診所、商店等等,」展覽聯合策展人莉莉·鮑爾(Lilli Bauer)解釋道。
「當時,這些市政大樓裡甚至設有結核病護理中心。同樣,在大流行期間,也有 COVID-19 檢測和疫苗接種中心。它們都非常分散,遍布整個城市,而且很容易到達,」她額外。
儘管有其局限性,維也納仍然證明了進步住房政策的持久影響,市議會堅稱每年將繼續補貼 5,000 至 7,000 套新公寓。
要查看朱利安的完整報告,請點擊上面媒體播放器中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