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 月 12 日發表在 Politico 上的一封公開信中,七位歐盟外長提議在歐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中更多地使用合格多數投票(QMV)。
接受這樣的提案不僅會危害國家主權,還會削弱歐盟的實力。
首先,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對於決定其方向至關重要,而追求主權外交政策對於保護其獨立性是必要的。
歐盟是在二戰後成立的,並在蘇聯解體後獲得了新的活力,兩次的目的都是為了克服帝國主義野心,促進平等、獨立和主權成員國之間的合作。
透過消除一致決策而放棄獨立的外交政策將從根本上違背歐盟的本質。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地平線
我們必須承認,地緣政治很重要,它凸顯了小國和大國之間、北方和南方、東方和西方之間的顯著差異。
我們不能允許特定國家在戰爭與和平的關鍵問題上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國,例如實施制裁或為武器提供資金。
其次,正如ECFR最近的民意調查等調查所表明的那樣,歐洲公眾對外交政策持有不同的看法。
鑑於歐盟的座右銘“多元化團結”,歐盟不應邊緣化這些差異,而應利用其成員國的多元化觀點。
選擇一致決策可以促進建設性討論,並確保不同意見,即使是與主流不同的意見,也能得到適當考慮,因為它們反映了人民的意願。
正如康拉德·阿登納所說,「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我們的視野不同。」我們社區的真正力量在於其觀點的多樣性。
擴大規模是地緣政治的必然
第三,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清楚地表明,東擴不僅是一種選擇,也是地緣政治的必然。
人們越來越一致地認為,歐盟擴大可以為歐盟提供急需的活力,從而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擁有 35 個成員國。
雖然具體框架尚未最終確定,但認為東擴需要更深入一體化並犧牲成員國主權的想法具有誤導性。
鑑於其歷史背景,未來的成員國強烈希望維護其獨立和主權外交政策。
因此,我們必須創造一個讓候選國渴望加入歐盟的環境。
提議在外交政策決策中轉向 QMV 可能會冒疏遠這些候選國並阻礙東擴進程的風險。
一個成功且具競爭力的歐盟需要採用更靈活的一體化模式,強調成員國之間公開討論、建設性辯論和妥協的重要性。
歐盟需要展現統一戰線
最後,七位部長提案的法律支柱是利用歐盟條約第31條,該條將引入“建設性棄權”,允許QMV表達共同立場以及某些操作行動,並建立一個過客條款使QMV 成為特定外交政策領域的標準程序。
在這三項提案中,建設性棄權是爭議最小的,甚至連匈牙利去年 10 月也採取了這種做法。
然而,其他兩個選項並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們需要放棄國家主權,而無法獲得人民必要的民主授權。
「尋求共識現在是、將來也將永遠是我們歐洲身份的核心。」七位部長在信中強調的這一聲明確實抓住了我們歐洲身份的精髓:重視並表現出相互尊重,參與建設性討論,並力求妥協。
在這個地緣政治快速變革的時代,歐盟展現統一戰線、展現決策的團結性和一致性變得更加重要。
我們必須合作並做出集體外交政策決定,並認識到只有透過共識才能實現真正的團結。
巴拉茲·歐爾班也是匈牙利議會議員和總理維克托·歐爾班的政治總監。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請透過 [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發送提案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