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學家檢查了先前無法獲得的中國基因數據,表示他們發現了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源自動物而不是實驗室的線索。
這些數據來自在中國武漢市一個市場收集的樣本,該市場靠近首次發現病毒的人類病例。
然而,其他科學家尚未驗證該分析,也尚未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
世界衛生組織承認了這項新發現,但表示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說,「這些數據並沒有為大流行是如何開始的提供明確的答案,但每一項數據對於讓我們更接近這個答案都很重要」。
他還批評中國沒有更早分享基因訊息,並補充說“這些數據本可以而且應該在三年前分享。”
這些樣本是在 2019 年底發現首例人類 COVID-19 病例後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表面採集的。
譚德塞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在一月下旬將基因序列上傳到全球最大的公共病毒資料庫。
該數據已從資料庫中刪除。
一位法國生物學家在搜尋資料庫時偶然發現了這些信息,並將其與中國境外的一組科學家分享,以研究冠狀病毒的起源。
科學家表示,基因定序數據顯示,一些已知冠狀病毒呈陽性的樣本還含有貉的遺傳物質,這表明這些動物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
他們的分析先在《大西洋月刊》上報導。
參與分析數據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史蒂芬·戈爾茨坦說:“沉積 DNA 的動物很可能也沉積了病毒。”
“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發生後去進行環境採樣……這基本上正是你所期望發現的。”
流行病學家、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駐華辦公室創始成員葉雷表示,儘管新發現並不明確,但意義重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佈的市場環境採樣數據是迄今為止支持動物起源的最有力證據,」葉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聯社。他與新的分析無關。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首次出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該病毒的起源,但由於疫情頭兩年人類感染人數大幅增加以及日益激烈的政治爭端等因素,這一尋找工作變得更加複雜。
病毒專家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確定了相關病毒SARS的動物起源。
在對中國進行了為期數週的訪問以研究大流行的起源後,世衛組織於2021 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得出結論認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並認為實驗室起源的可能性「極不可能」。
但聯合國衛生機構在隔年收回了說法,並表示「關鍵數據」仍缺失。
近幾個月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所有假設仍然存在,同時他和高級官員懇求中國分享更多有關其 COVID-19 研究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