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人在教宗方濟各主持的葬禮上哀悼本篤十六世

鐘聲敲響,信徒們鼓掌,護柩者將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柏木棺材抬出梵蒂岡城霧氣繚繞的聖彼得大教堂,安放在祭壇前。本篤十六世的長期秘書、大主教格奧爾格·蓋恩斯韋因(Georg Gaenswein)彎下腰,親吻了棺材上打開的一本福音書。

教宗方濟各穿著教宗葬禮上典型的深紅色法衣,就座並以祈禱拉開了儀式的序幕。

儘管本篤十六世要求簡潔,官方也努力保持現代第一場榮休教宗的葬禮低調,但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元首和皇室成員、神職人員以及數千人湧入了儀式。

許多人來自本尼迪克特的家鄉巴伐利亞,穿著傳統服裝,包括煮羊毛大衣,以抵禦早晨的寒冷。

從慕尼黑以東的一個小村莊趕來參加葬禮的雷蒙德·邁納爾(Raymond Mainar) 說:「我們是來向本篤十六世致敬,今天想來這裡告別。他是一位非常好的教皇。

方濟各讚揚了本篤十六世退位的勇氣,稱這為其他教宗這樣做「打開了大門」。現任教宗最近表示,他已經留下了書面指示,概述了他也將辭職的條件。

在為期三天的公眾探視活動中,約有 20 萬人表達了哀悼,當局估計將有 10 萬人參加本尼迪克特的葬禮,但目前尚不清楚最終是否有那麼多人參加。

只有義大利和德國受邀派出官方代表團,但其他領導人接受了梵蒂岡的提議,並以「私人身分」前來。他們包括幾位國家元首、至少四位總理和兩個皇家代表代表團。此外,許多族長與 125 名紅衣主教一起坐在祭壇旁的座位上。

週四早些時候,梵蒂岡公佈了本篤十六世生平的官方歷史,這是一份拉丁文的簡短文件,在密封之前被放置在他棺材的金屬圓筒中,此外還有他擔任教皇期間鑄造的硬幣和獎章以及他的披肩。

該文件對本篤十六世的歷史性辭職給予了充分關注,並稱他為“榮休教皇”,逐字引用了他在 2013 年 2 月 11 日宣布退休時所說的拉丁語。

這份被稱為「rogito」或契約的文件也引用了他的神學和教宗遺產,包括他對英國聖公會和猶太人的接觸,以及他為打擊神職人員性虐待所做的努力,「不斷呼籲教會皈依、祈禱、懺悔和淨化」。

方濟各在講道中沒有詳述本篤十六世的具體遺產,只在最後一行提到了一次他的名字,而是對耶穌願意將自己託付給上帝旨意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