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紐斯拆除史達林時代二戰紀念碑引發爭吵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當地政府週四不顧聯合國禁令,開始拆除一座二戰紀念碑,隨後爆發了一場爭吵。

對拆除史達林時代陣亡紅軍士兵紀念碑(如上圖)的決定的批評者聲稱,此舉具有分裂性,並為俄羅斯帶來了宣傳上的勝利。

但支持者表示,這是對蘇聯佔領立陶宛的痛苦提醒,應該被拿走,以便在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中表達對基輔的聲援。

代表那些請願反對撤職的人的律師斯坦尼斯洛瓦斯·托馬斯教授告訴歐洲新聞,此舉將使莫斯科取得宣傳上的勝利。

「普丁需要摧毀[Antakalnis]公墓的紀念碑,以動員俄羅斯人,這樣他就可以說:『他們正在摧毀俄羅斯文化的關鍵要素,他們正在支持希特勒’,」他說。

俄羅斯總統普丁多次聲稱,為了保護俄羅斯免受基輔極右新納粹分子的侵害,入侵烏克蘭是必要的。被解僱被專家認為是「簡單明了的謊言」。

湯瑪斯教授表示,他的20名請願者團體反對烏克蘭戰爭,並希望有一天俄羅斯將由另一位領導人統治。

維爾紐斯地方當局對此提出異議,表示出於歷史和政治原因,必須拆除紀念碑。

維爾紐斯市長雷米吉尤斯·西馬休斯(Remigijus Šimašius) 在一份聲明中對歐洲新聞台表示:“現在是從我們城市移除蘇聯佔領的最後標誌之一的時候了。”他補充說,這項決定也是「對俄羅斯無理行為的回應」。

他指出,維爾紐斯市「多年來一直在穩步清理這座城市的蘇聯象徵——紀念碑、雕像和其他前佔領者的紀念物。

「1991 年立陶宛[從蘇聯]重新獲得獨立後,大多數屬性都被刪除了,」他說。

這個波羅的海小國於 1944 年被俄羅斯軍隊佔領,並成為蘇聯的一部分。一些立陶宛人將經濟停滯歸咎於俄羅斯,並對其在此期間的政治控制持批評態度,儘管其他人對蘇聯的看法更為積極。

托馬斯教授在接受歐洲新聞採訪時擔心,雕像的拆除工作將在三週內完成,這將在立陶宛講俄語的少數民族和更廣泛的民眾之間造成隔閡。

「這些行動將推動俄羅斯民眾轉向普京,」他說。 「你應該[接觸]立陶宛的俄羅斯人口......以便讓他們相信歐洲社會的價值觀,而不是讓你的國家的居民成為敵人」。

講俄語的人是立陶宛第二大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 5%。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該國出生和長大。

反對此舉的人聲稱,車輛將經過墓地,墓碑將在拆除過程中移位,褻瀆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WW2) 中與納粹德國作戰的陣亡者的墳墓。

托馬斯教授說:“人們有親戚在那個墓地裡……這座紀念碑代表了我們的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勇敢的士兵。” “由於烏克蘭戰爭,人們普遍存在恐俄症。但烏克蘭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無關。”

西馬修斯強烈駁斥了這些說法,認為這些說法是錯誤的。

他說:“在整個過程中,不會移除或損壞任何墳墓或墓碑,而且從來沒有任何意圖這樣做。​​” 「所有行動都在嚴格遵守所有國際法規的情況下進行。蘇聯的宣傳石碑將被簡單地從墓地範圍內移走,並帶到一個地點妥善保管。”

據估計,二戰期間約有 25,000 名立陶宛士兵在蘇聯和德國軍隊的戰鬥中陣亡。

紀念碑所在的墓園被立陶宛人用來紀念戰爭結束週年紀念日。

自稱是立陶宛猶太人的湯瑪斯教授指出,他認為驅逐行動是虛偽的。

他聲稱立陶宛為極右翼人物和那些參加立陶宛大屠殺的人豎立了紀念碑,在這場大屠殺中,近20萬猶太人在1941年被屠殺。

在 2019 年拆除之前,立陶宛科學院一直展示著喬納斯·諾雷卡 (Jonas Noreika) 的紀念牌,他當年下令謀殺 1,800 名猶太人。他後來成為一名律師和反蘇聯抵抗組織者,直到 1947 年被處決。

五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採取了一項臨時措施,促使維爾紐斯市政府推遲拆除紀念碑。

根據立陶宛媒體 LRT 報道,一個自稱「俄羅斯族」的團體已請求聯合國機構介入。

然而,西馬休斯表示,聯合國獲得了誤導性資訊。

他說:“不幸的是,聯合國委員會被那些想對立陶宛發表指責性言論以貶低它的人誤導了。” 「他們的指控不正確」。

人權事務委員會拒絕對此案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