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充分證明了英國與歐盟之間關係的困難。
不滿情緒不斷傳出北愛爾蘭議定書英國時不時地威脅要放棄它。上週的歐盟國情咨文地址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根本沒有提及英國。還有本週的取消會談與法國的安全合作緊接著AUKUS交易這加強了英國、美國和澳洲之間的聯繫。
簡而言之,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海峽兩岸都願意努力讓兩國關係比目前的半昏迷狀態更好。
原因截然不同,但效果卻大同小異。
對英國人來說,對任何貼上「與歐盟合作」標籤的活動都極度反感 — — 即使國內對此有廣泛而明確的支持 — — 意味著即使是在英國做出的法律承諾退出協議或貿易合作協定被視為需要躲避的陷阱,而不是需要抓住的機會。
是的,倫敦的激烈言論尚未轉化為實質行動——議定書仍然有效,對繼承的歐盟規則的大規模審查已被推遲到未來——但現任政府絕對拒絕被定位為在任何事情上與歐洲人合作這可能看起來像是聯合活動。
對歐盟而言 — — 無論是在布魯塞爾還是在各國首都 — — 人們對英國不斷發出的負面聲音感到厭倦,特別是因為這些聲音往往與事實甚至邏輯無關,並且相信英國對於這兩項協議構建的系統,沒有任何現實的替代方案。
當然,英國可能不喜歡該議定書(例如),但2016年公投後的漫長談判發現,它是雙方最不同意的選擇,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就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因此,所有這些噪音可能只是作秀,最終倫敦會回心轉意。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歐盟的議程上還有許多其他重大挑戰——從法治在幾個成員國後疫情重建– 它可以而且必須推動事情向前發展。在歐盟更廣泛的鄰國背景下,英國可能會表現得好鬥,但至少它不是不受控制的移民或軍事侵略威脅的根源。
然而…
然而,儘管雙方都發現自己對讓事情變得更好的興趣微乎其微,但夏天也強調了還有更大的主題需要考慮。
AUKUS協議的主要收穫並不在於法國對失去建造潛艇的重要合約感到厭惡,而是這是美國與其盟友反覆無常的另一個例子。
證據A就是這次的崩潰從阿富汗撤軍;到了任意的最後期限,幾乎沒有向許多相關歐洲夥伴發出警告,也沒有付出更多努力來彌補失去的善意。
拜登不是川普,但這正是它對歐盟和英國造成如此大傷害的原因:從長遠來看,美國似乎正在轉向將自身利益置於維護國際體系之上。 ,它幫助創造和維持了。
事實上,阿富汗強調,在全球定位和安全的大多數方面,英國與其歐盟鄰國至少有與美國兄弟一樣多的共同點。後者逐漸脫離歐洲一直是過去二十年的主旋律,這應該引發人們如何應對的問題。
更廣泛地說,全球力量向中國的轉移將意味著,從中期來看,國際合作和組織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加劇,而要求變得不那麼自由和更保護主義的內部壓力也會增加。
各方都正確地註意到了世界秩序的不確定性,但較少提及的是,可以透過建立國際聯繫來加強國家應對措施。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像歐盟這樣的組織,但它確實要求各國政府承認他們發現的共同事業。
這讓我們回到歐盟與英國的關係。
在安全、氣候變遷、能源、健康等方面共同努力並不一定意味著祈求。透過認識到每個人都能做出一些貢獻,並且合作可以取得比各部分總和更大的成果,找出一個能夠滿足雙方需求的議程並不難。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要犧牲雙方都認為至關重要的利益,但需要所有人下定決心努力克服近年來的問題。其中的核心是專注於他們的共同點,而不是他們之間的分歧。
西蒙‧厄舍伍德 (Simon Usherwood) 是倫敦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教授開放大學,和主席當代歐洲研究大學協會(U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