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美聯社
發表於
分享這篇文章
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報告說,自大流行開始以來,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個人及其企業的刺傷、槍擊和其他襲擊增加了六倍。
總統喬·拜登週四簽署了一項立法,以遏制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的仇恨犯罪急劇增加,並對似乎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共識的立法者團結起來反對仇恨和種族主義表示自豪。
拜登對民主黨和共和黨以不平衡的票數通過該法案並將其送交白宮簽署表示讚賞。數十名議員參加了該法案簽署儀式,這是疫情期間訪問拜登白宮的最大團體之一。
繼 4 月參議院以 94 比 1 投票結果之後,眾議院本週以 364 比 62 批准了該法案。
拜登在競選公職時強調了他希望幫助團結國家的願望,他在東廳活動中表示,打擊仇恨和種族主義應該讓人們團結在一起。
「我今天為美國感到自豪,」他說。
新法將任命一名官員負責這項工作,從而加快司法部對仇恨犯罪的審查。聯邦撥款將用於幫助當地執法機構改善偏見驅動事件的調查、識別和報告,而這些事件往往被低估。
一些活動人士反對該立法依賴執法部門。
拜登和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黑人和印度人)討論了自一年多前大流行開始以來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個人及其企業的刺傷、槍擊和其他襲擊的報道。
哈里斯說,在此期間,此類事件增加了六倍。
她說,雖然新法律使美國更接近制止仇恨,但“解決不公正現象的工作,無論存在於何處,仍然是未來的工作。”
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的政策和倡導組織亞太裔勝利聯盟稱讚拜登迅速簽署了該法案。但執行董事瓦倫·尼科爾表示,該法律只是為有色人種社區爭取公平和機會的「長期鬥爭中的一小部分」。
尼科爾表示,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將利用他們去年表現出的「選舉能力」來選舉能夠為他們的社區辯護的領導人。
「結束亞洲仇恨永遠不應該成為黨派問題,」他說。
白宮簽署法案的場景讓人想起大流行前的時代,該法案本身標誌著國會兩黨合作的短暫時刻,國會全年都在努力克服黨派在從 COVID-19 援助到定義等問題上的僵局“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