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表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財務狀況。
另一方面,最富有的人在短短九個月內就彌補了因冠狀病毒爆發而造成的損失。
該慈善機構強調了 COVID-19 大流行如何使本已高度不平等的世界變得更加不平等,最富有的 10 名億萬富翁的財富增加,足以支付每個人的疫苗費用。
根據樂施會的數據,2020 年3 月18 日至12 月31 日期間,億萬富翁的財富增加了3.9 兆美元(3.21 兆歐元),其中最富有的10 位富豪的財富總共增加了5400 億美元(444 兆歐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等全球金融機構都指出了新冠肺炎 (COVID-19) 背景下世界日益不平等的危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這場危機的影響「將是深遠的…不平等加劇將導致經濟和社會動盪:2020年代迷失的一代,其後果將持續數十年」。
在一份報告中樂施會警告各國政府重建更公平、更平等的經濟的“窗口期很小且正在縮小”,這暴露了新冠疫情如何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嚴峻現實。
世界銀行計算出,如果各國現在採取行動減少不平等,貧窮可能在短短三年內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而不是十多年。
最貧窮的人受到的打擊最嚴重
樂施會的《不平等病毒》報告還探討了世界上最貧困人口如何受到 COVID-19 的最嚴重影響,其健康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先前存在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
這是因為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由於居住在擁擠的家庭中並且被剝奪了水和衛生設施,因此最容易受到病毒的影響。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較貧困人口往往從事面向公眾的工作,無法在家工作,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感染冠狀病毒。
樂施會指出,來自多個國家的多項研究表明,感染率和死亡率存在明顯的社會梯度。
例如,在英格蘭,最貧窮 10% 地區的死亡率是最貧窮 10% 地區的兩倍。法國和西班牙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