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 (IEA) 在其年度展望報告中表示,COVID-19 大流行提供了「重塑能源未來」的機會
報告補充稱,此次疫情對該行業造成的干擾比近代歷史上任何其他事件都要嚴重。
這家總部位於巴黎的機構列出了未來幾十年世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並表示政府和投資者需要做出關鍵的能源決策來應對氣候變遷。
COVID-19 危機已經為「系統帶來了巨大衝擊」。該機構預測,2020年底,碳排放量將下降7%,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5%。
「儘管今年全球排放量出現創紀錄的下降,但世界還遠遠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來實現決定性的下降。
國際能源總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博士表示:“經濟衰退暫時抑制了排放,但低經濟增長並不是低排放戰略,而是只會讓世界最弱勢群體進一步陷入貧困的戰略。”
“只有對我們生產和消費能源的方式進行更快的結構性改變,才能永遠打破排放趨勢。”
例如,為了實現到 2050 年減少淨零碳排放的雄心勃勃的目標,IEA 在報告中表示,需要「在未來 10 年內採取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額外行動」。但該機構表示,如果現有基礎設施仍然存在,許多氣候目標將無法實現。
報告指出:“如果今天的能源基礎設施繼續像過去一樣運行,它將自行鎖定 1.65°C 的氣溫上升。”
儘管如此,COVID-19 大流行已經引發了一些變化,再生能源將成為 2020 年唯一預計成長的能源。
太陽能成為“新電力之王”
國際能源總署展望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太陽能將成為“新的電力之王”,因為太陽能專案目前是現有成本最低的能源專案之一。
IEA表示,在未來能源項目的一種情境中,如果2021年COVID-19得到控制並且經濟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仍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80%。
IEA 報告預測:“水力發電仍然是最大的可再生電力來源,但太陽能是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因為它在 2022 年之後每年都會創下部署新紀錄,其次是陸上和海上風電。”
然而,他們強調,由於電網過時的風險,向再生能源轉型可能會影響供應。
煤炭需求將大幅下降,但石油需求不會“迅速下降”
COVID-19 危機也成為煤炭價格下跌的催化劑。
該能源機構表示,煤炭需求不太可能回到危機前的水平,到 2040 年,煤炭需求將佔全球能源結構的 20% 以下。
IEA 表示,煤炭的逐步淘汰、再生能源的興起以及天然氣競爭將導致 2019 年 13% 的燃煤發電能力到 2025 年退役。
與此同時,即使石油需求“在 2030 年代趨於平穩”,石油需求也可能不會迅速下降。
國際能源總署的報告稱:“大流行導致的行為變化是雙向的。中斷時間越長,一些影響石油消費的變化就越根深蒂固,例如在家工作或避免乘坐飛機旅行。”
“然而,並非所有消費者行為的轉變都對石油不利。”
這意味著需要採取額外的政策來逐步淘汰石油。同時,天然氣的前景優於其他化石燃料,到 2040 年,南亞和東亞的需求將增加 30%。
比羅爾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全球石油需求成長的時代將在未來十年結束。”
「但如果政府政策沒有大幅轉變,就沒有快速下降的跡象。根據今天的政策設置,全球經濟反彈將很快將石油需求推回到危機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