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表示,社交距離已經在義大利產生了影響,但了解年齡人口統計數據可以幫助更好地了解流行病將如何在各國蔓延。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二月下旬在義大利北部米蘭附近的洛迪實施的封鎖的效果表明,疫情曲線趨於平緩。
「壓平曲線」這個術語被用來表明限制和社交距離等措施可以推遲和減少流行病的高峰期。
這意味著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人數減少,這將有助於減輕醫療保健系統的負擔。
牛津大學社會學家在一項關於人口統計如何影響疫情的研究中指出,“雖然貝加莫省的病例從 2 月 24 日開始增加——與洛迪相反——但沒有實施封鎖或限制。”
大約兩週後的 3 月 8 日,整個倫巴第省(包括洛迪和貝加莫)被封鎖。
貝加莫的病例數已超過洛迪。
社會學家也研究了義大利和韓國的死亡率和年齡人口統計數據,以展示這如何解釋這些國家的流行病軌跡。
例如,由於義大利北部的“健康和財富”,義大利出現冠狀病毒致命病例是出乎意料的,但“義大利是世界上人口最古老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的人口占23.3%,而12歲以上的人口占義大利人口的12%。
義大利是繼中國之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研究人員表示,“人口老齡化國家的死亡率負擔比年輕人口高得多”,並補充說,政府在製定限制政策時應考慮到“老一輩和年輕一代的社會聯繫”等文化習俗。
他們表示,在義大利,存在著“廣泛的代際接觸”,包括成年子女及其父母住在一起,這可能是老年人接觸病毒的原因。
研究人員將義大利的疫情與韓國的疫情進行了比較,後者集中在由 Schincheonji 宗教團體招募的年輕人中。
韓國記錄的病例數量最多的是 20 至 29 歲之間的人群,這一年齡組在義大利病例數據中代表性不足。
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巴克豪斯 (Andreas Backhaus) 指出,這也可能是由於疫情爆發的地點或測試的差異所造成的。一篇關於為什麼該病毒在義大利如此致命的文章。義大利主要對有病毒症狀的人進行檢測,但無症狀帶原者也可以傳播病毒。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表明,在年輕人較多的國家,疫情爆發可能不會造成那麼多死亡。
牛津大學詹妮弗·多德(Jennifer Dowd)和梅麗莎·米爾斯(Melissa Mills)領導的研究人員表示:「目前較富裕國家的人口老化更為明顯,這可能會減輕這種流行病對衛生系統較弱但年齡結構較年輕的較貧窮國家的影響。
他們補充說,了解該病毒如何影響人群可以幫助人們深入了解流行病可能如何發展。
例如,他們指出的一項差異是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死亡率。他們說,對此的一個解釋可能是亞洲國家吸菸的男性多於女性。
但據稱,另一個原因是測試的差異。
「如果只對最嚴重或住院的病例進行檢測,這可能會高估死亡率。因此,我們進行的檢測越廣泛,我們的死亡率估計就會越好,」研究作者之一詹妮弗·多德博士告訴歐洲新聞。
他們呼籲更多政府發佈人口數據,以便更了解冠狀病毒如何影響不同國家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