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羅斯·特拉諾維奇 (Uros Trainovic) 記得,當時他位於塞爾維亞東部的採礦村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家園,擁有 200 個家庭,擁有自己的學校、醫生和商店。
六十年後,只剩下一個只有八名居民的鬼村。
“大家都走了,真是可惜又難過,”71歲的老人回憶道,“現在只剩下我們幾個人了,年輕人也沒有了。”
對於一個在 20 世紀 90 年代南斯拉夫解體後經歷了多年戰爭和製裁的國家來說,布拉戈耶夫卡門的衰落並非獨一無二。
塞爾維亞各地隨處可見近乎空蕩蕩的村莊和破爛不堪的房屋——這是人口減少的徵兆,引發了對該國經濟福祉的嚴重質疑。
每年一個小鎮
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嚴峻。據世界銀行稱,到 2050 年,塞爾維亞人口略低於 700 萬,預計將減少至 580 萬。
塞爾維亞政府表示,這個巴爾幹國家實際上每年都在失去一座城鎮,多達 18 個城市的人口不到 1 萬人。
下降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聯合國已經介入提供協助。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召集了一個由七名不同背景和專業的國際專家組成的小組進行實況調查。他們上個月訪問了塞爾維亞。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人口統計專家沃夫岡·盧茨(Wolfgang Lutz)表示,主要問題與離開塞爾維亞的人口組成有關,而不是總體人口下降。
他告訴美聯社,“離開的往往是受過更好教育、技能更高、積極性更高的流動人口,這無疑是人力資本的流失。”
沒有什麼值得回塞爾維亞的
布拉戈耶夫卡門這樣的村莊反映了數十年的危機。二戰前後,附近的一座金礦讓該地區保持生機,這裡曾一度繁榮昌盛,但隨著金礦在 90 年代中期關閉,這裡的命運一落千丈。
特雷諾維奇表示,該礦中仍有黃金和其他礦產,但需要投資和努力工作。
「我的一個兒子在德國,另一個在奧地利,」他說。 “他們經常來,但沒有什麼可回去的。”
塞爾維亞政府試圖扭轉這一趨勢,為多子女夫婦提供經濟福利、國家支持的體外受精、翻修學校和日託中心、為農村地區的家庭提供援助或為村莊的企業提供支持。
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露絲·芬克爾斯坦(Ruth Finkelstein)是老化及其社會影響的專家,她表示塞爾維亞也應該努力為其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口找到一個角色。
「一個又一個房間,人們只關注年輕人,」她說。
巴爾幹人口減少
塞爾維亞並不是唯一一個對其人口下降感到擔憂的東歐國家。
其歐盟成員國鄰國克羅埃西亞已將「人口挑戰」議題作為優先事項。個國家其他國家則持續人口下降。
克羅埃西亞著名人口學專家斯捷潘·斯特克認為,迄今為止解決整個巴爾幹半島問題的努力還不夠,稅收制度必須更加重視扭轉這一趨勢。
他說:“應該認識到人口是經濟發展的本質,因此最重要的鼓勵工具是針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