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格蒙德·利斯特瓦(Siegmund Listwa)在集中營度過了五年半,其中包括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兩年。自納粹最著名的滅絕營被蘇聯解放以來,本周是75年。
1945年,當17歲的西格蒙德·利斯特瓦(Siegmund Listwa)從納粹死亡遊行中解放出來時,他前往布拉格(Prague)乘火車回到他的祖國波蘭。
戰後幾週他到達波蘭邊境時,他在火車站的人們警告他,猶太人不受歡迎。
“我不知道我的鎮和父母發生了什麼。我有一輛自行車。我踩到布拉格。我想回到波蘭。當我去火車上的邊界時,他們告訴我不要回到波蘭,因為他們要殺死你,” Listwa說。
“所以我回到了美國地區。我不得不等待四年,直到來美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Listwa在集中營花了五年半,其中包括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兩年。
自納粹最著名的滅絕營被蘇聯解放以來,本周是75年。
在到達奧斯威辛集中營的130萬人中,有110萬人死亡。其中約有90%是猶太人。
歐洲的反猶太主義不斷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猶太人居住在歐洲。
估計有600萬猶太人在大屠殺中喪生,如今據估計,只有超過一百萬的猶太人居住在歐盟,許多人移居以色列和美國。
“我出生於波蘭,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但我被視為第二公民。當我看到現在在法國,英國,比利時發生的事情時,我會感到雞皮ump。”他說。
2019年歐盟的一項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歐洲猶太人面臨反猶太騷擾。最近的反猶太事件包括在德國的猶太教堂發生槍擊事件以及法國猶太人墳墓的誹謗使人們擔心歐洲反猶太主義的上升。
大屠殺倖存者分享了他的故事
Listwa十幾歲的時候於1943年8月到達奧斯威辛集中營,並被派往煤礦工作,作為納粹奴隸勞動系統的一部分,以支持戰爭期間的德國行業。
他被警衛虐待,每天被迫鏟煤8-9個小時,並倖免於多次選擇,將人們送回奧斯威辛集中營。
儘管煤礦倒塌了,儘管他的肋骨倒塌了,但他沒有被殺,也沒有在醫院工作。
但是75年前的1945年1月,蘇聯軍隊走近營地時,納粹撤離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囚犯。
Listwa是被迫在當時的Czechoslovakia死亡前往德國Flossenbürg營地的囚犯之一。
在死亡遊行中,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死亡,在恐怖條件下行進時,人們被槍殺或餓死。
“我們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Listwa在大屠殺中失去了他的父母和兩個姐妹,並說他仍然為自己倖存而感到驚訝。在93歲的時候,他想繼續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免歷史重演。
“當一切都可以在一夜之間崩潰時,我們將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看看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他說。
2014年,他回到奧斯威辛集中營,與猶太學生分享他的故事。但是他說,他不信任政客保護子孫後代,並擔心不斷增長的反猶太主義。
根據反誹謗聯盟的說法,猶太人近年來在美國面臨“近乎歷史”的反猶太主義水平。 2017年,該小組在該國算出近2,000起反猶太事件。
“我沒有恐懼的自由……我感到改變。我現在不信任該系統。我對美國政府失去了信心。我對我們的領導者失去了信心,”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