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改變歐洲的10個故事

達芙妮·卡魯阿納·加利齊亞 (Daphne Caruana Galizia) 謀殺案(馬耳他,2017 年)

達芙妮·卡魯阿娜·加利齊亞 (Daphne Caruana Galizia) 是一名調查記者被謀殺2017 年醜聞發生兩年後,三名高級內閣部長辭職,該國總理約瑟夫·馬斯喀特 (Joseph Muscat) 承諾將於 2020 年 1 月辭職。

目前,三名男子因謀殺 53 歲的男子而正在等待審判,但當局尚未查明是誰僱用了他們。馬斯喀特辦公室主任基斯‧申布里 (Keith Schembri)辭職了在他因謀殺案被警方逮捕後。他否認對這起謀殺案知情或與之有聯繫。

馬耳他《泰晤士報》編輯赫爾曼·格雷奇(Herman Grech) 向歐洲新聞台表示,這一案件為歐洲現在需要汲取許多教訓,從獨立媒體的重要性(他說獨立媒體「引領了突破」)到保持獨立媒體的重要性。

「從社會角度來看,這反映了群眾對任人唯親和腐敗視而不見的方式,因為它們助長了貪婪的祭壇,」他說。

英國公投脫離歐盟 (2016)

自 2016 年 6 月 23 日以微弱多數英國人投票決定離開歐盟以來,英國脫歐已導致兩位首相丟掉飯碗,導致多年來舉行了兩次選舉,並主導了英國政治。

但是,儘管當時的專家們將英國脫歐視為歐盟終結的開始——並呼籲法國「法國脫歐」、荷蘭「脫歐」等等——但事實上事實證明事實恰恰相反,蒂姆·貝爾(Tim Bale)教授說。

「英國脫歐實際上讓一些歐洲人意識到了歐盟的價值,他們可能已經忘記了歐盟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貝爾說。

“現在的民意調查顯示,現在越來越少的歐盟公民對他們的國家應該追隨英國退出歐盟的想法表現出真正的熱情。”

巴黎氣候協定 (2015)

2015年12月12日,19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承諾努力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與影響。為此,他們自願減少碳排放,並努力防止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上升超過 1.5°C。違背承諾的後果:沒有。

好消息: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P 表示,歐盟範圍內和成員國內部的氣候政策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Richard JT Klein 博士老歐洲新聞。最重要的是,他預測歐洲綠色新政將改變許多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經濟部門。

儘管美國退出協議,歐洲國家仍決心繼續遵守協議。克萊恩表示,這筆交易可能標誌著改變歐洲敘事的一個重要時刻。 「也許我們不會過多地指出《巴黎協定》本身,但我們會認識到歐盟及其成員國為響應該協定而正在和將要實施的政策和措施的價值,」他補充道。

儘管《巴黎協定》和《歐洲綠色協議》都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正確步驟,但克萊恩也敦促「社會需要加強努力,為氣候變遷的影響做好準備,這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樣緊迫」 。然而,《歐洲綠色協議》對氣候政策的這一部分保持沉默。

#Metoo 運動與婦女遊行(歐洲,2017 年)

2017 年 10 月,針對好萊塢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 (Harvey Weinstein) 的性虐待指控曝光後,#Metoo 運動席捲全球。

正如歐洲監察員艾米莉·奧萊利(Emily O’Reilly) 告訴歐洲新聞台的那樣:「#MeToo 運動的核心是賦權。它讓歐洲和其他地方的女性能夠說出自己遭受性騷擾的經歷,並知道以前存在的沉默和否認的文化正在崩潰。

沒多久,這項運動就在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據估計,自那時以來,全世界有超過七百萬婦女參加了婦女遊行抗議。但各地的影響並不相同。

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一些國家提出了自己版本的 Metoo 標籤,例如法國的#BalanceTonPorc 和西班牙的#Cuéntalo。

在英國,國防部長麥可法倫辭職在對不當行為的指控中。同時,相較之下,一些巴爾幹半島和東歐國家以及德國的影響則有限。

總而言之,奧萊利說最大的改變是公眾意識。 「這也表明了為什麼讓女性擔任權力職務如此重要,」她補充道。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行長首次由女性擔任——這對年輕一代女性來說是一個強烈的積極信息。”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2014)

2014 年 2 月,當烏克蘭宣布「小綠人」開始佔領克里米亞的設施時,弗拉基米爾·普丁否認這些攜帶俄羅斯武器、穿著俄羅斯軍裝的士兵是俄羅斯人。四月份,他承認確實如此。

當時,被佔領的克里米亞已於3月16日舉行全民公投,結果可疑,97%的人投票支持加入俄羅斯。聯合國以100票對11票譴責此舉,歐盟則實施制裁。但五年過去了,克里米亞仍然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閱讀更多:歐盟考量因烏克蘭衝突加強對俄羅斯制裁力度

烏克蘭軍隊與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者之間在烏克蘭東部爆發的戰爭自 2014 年 4 月以來愈演愈烈,吞併行動可能因此黯然失色,但仍然「對歐洲秩序構成了根本挑戰」。史蒂文‧皮弗,布魯金斯學會

儘管普丁沒有佔領頓巴斯地區,但吞併克里米亞卻讓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歐洲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感到震驚,並反映出歐洲的兩極化更加嚴重,一方面是歐盟,另一方面是普丁領導下的俄羅斯。

移民危機(2015-2019)

儘管難民和移民一直試圖從土耳其、希臘、利比亞和義大利之間穿越海上到達歐洲,但在 2015 年前三個月,數位地中海地區溺水人數從一年前的 60 人上升至 1,687 人。

4 月份,估計有 800 人在一次海難中喪生,歐盟投票決定擴大其跨國海上救援行動 Triton。同時,數百艘船隻穿越地中海,而數千名難民——其中許多人是為了逃離日益殘酷的敘利亞戰爭——走向北歐。

閱讀更多:英吉利海峽如何成為移民危機的新前沿

自2016年以來,過境人數急劇下降,但難民危機的一個副產品是對歐洲極右翼政黨的支持激增,其中包括匈牙利的歐爾班·維克托(Viktor Orban)、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意大利的左翼聯盟(Lega)和英國脫歐派等領導人。

2019年,拒絕船隻靠岸、針對進行救援的非政府組織採取法律行動,以及與利比亞和土耳其等國簽署的阻止移民前往歐洲的協議,產生了好壞參半的結果。與此同時,致命的穿越仍在繼續。

獨立廣場(烏克蘭,2014)

2013年11月,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宣布烏克蘭不會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一週之內,一百萬烏克蘭人走上街頭,經過數月的抗議後,亞努科維奇在二月逃往俄羅斯。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戰爭開始,克里米亞的控制權仍掌握在俄羅斯手中已有五年,而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者與烏克蘭軍隊和民兵之間的頓巴斯衝突仍在持續。

有鑑於此,許多人認為「獨立廣場」抗議活動(以基輔抗議廣場命名)的成功很少。但他們向歐洲表明了烏克蘭人希望與歐洲建立更密切關係的普遍願望——獨立廣場的抗議活動是在歐盟旗幟下開始的——而此時歐盟的擴張是一個關鍵問題。

加泰隆尼亞獨立鬥爭(2014-2019)

過去十年,加泰隆尼亞從西班牙獨立的鬥爭愈演愈烈。 2017 年 10 月 1 日,無視西班牙憲法法院的裁決,舉行了不具約束力的獨立公投,十二名被指控的獨立運動領導人中的九名被判入獄2019 年 10 月煽動叛亂罪。加泰隆尼亞各地爆發抗議活動。

克里斯蒂安·赫爾博爾茨海姆加泰隆尼亞國際和平研究所(ICIP)所長告訴歐洲新聞台,加泰隆尼亞尋求獨立在多個方面對歐盟「構成了重大挑戰」。

「在政治層面上,令人不安的是,最重要的成員國之一似乎無法透過政治手段解決衝突。這造成了一個悖論,因為歐盟喜歡將自己描繪成一個樂於促進衝突雙方對話的機構。國際上的政黨,但不願參與被視為成員國內部的事務。

除此之外,西班牙也以沒有為加泰隆尼亞等地區樹立先例為由,阻止科索沃加入歐盟。如果蘇格蘭舉行新的獨立公投,這也可能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這場衝突要求我們重新審視 21 世紀歐盟內部的主權和民主概念。支持和反對加泰隆尼亞獨立的人基本上都是親歐盟的。這應該會激勵歐盟找到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發揮某種建設性作用,」赫爾博爾茨海姆補充道。

伊朗核協議(歐洲,2015-2019)

經過漫長的談判,伊朗同意達成協議2015年,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和德國就其核子計畫達成了協議。

《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俗稱《伊朗核協議》)不僅為歐洲提供了相對較高的確定性,即伊朗不能將其核計劃訴諸軍事選擇,而且還「允許歐洲國家開展商業活動」。的利益再次得到體現,這對他們來說是經濟利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組織國際防止核戰醫師協會(IPPNW)告訴歐洲新聞。

閱讀更多:

法國考慮在伊朗核協議中製定聯合國制裁機制

伊朗開始向福爾多離心機注入鈾氣——為什麼這很重要?

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放棄該協議並重新實施制裁。結果,剩下的合作夥伴想出了一種繞過美元的方法,並引入了與伊朗進行貿易的金融體系(義大利國家紡織工業協會)。

美國決定退出該協議“是美歐關係中最重要的障礙之一”納爾吉斯·巴約格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東研究助理教授告訴歐洲新聞台。

「在伊朗國內,該協議鞏固了較保守的政治勢力的說法,即美國不能成為值得信賴的國際夥伴。它也向伊朗表明,歐盟無法對美國發揮實際力量,甚至無法保護其遵守的協議。總體而言,美國撤軍後該協議的後果很可能會被視為導致中東緊張局勢加劇的時期——應少數人的要求,損害了許多人的利益”,巴喬格里補充道。

白人至上主義和伊斯蘭恐怖主義

過去十年來,歐洲國家一直是恐怖攻擊的主要目標。隨著蓋達組織和所謂「伊斯蘭國」的失敗,與某些伊斯蘭主義、白人至上主義或分離主義激進組織有聯繫的單獨行動者發起了更多攻擊。

「主要的變化是『受啟發』攻擊的興起;這種攻擊不是廣泛計劃和中央協調的複雜結果,而是由與他或她聲稱的組織幾乎沒有聯繫的個人執行的。使用刀或卡車等日常工具來提供支持,”理查德·巴雷特全球戰略網絡的負責人告訴歐洲新聞台。

他補充說:“邊緣化觀念和激進暴力的速度都是社交媒體使用指數級增長的副產品,也是恐怖組織將個人不滿納入更廣泛陰謀論能力的副產品。”

我想到的一些決定性事件是2011年挪威攻擊事件, 這巴黎攻擊事件2015年11月,2016年卡車攻擊事件好的和一個柏林聖誕市集。英國發生了異常多的襲擊事件,例如英國議員被謀殺喬·考克斯(2016),倫敦橋攻擊事件曼徹斯特競技場爆炸案2017 年。

儘管全球範圍內的恐怖主義正在減少,但西方的極右翼恐怖活動卻在增加。根據 2019 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TI),極右派恐怖主義已增加了320%在過去的五年裡。該報告將英國列為世界上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第 28 位,這是西歐國家最糟糕的記錄。

閱讀更多:極右翼恐怖主義在西方崛起,與全球恐怖趨勢背道而馳

諾拉·德姆萊特納華盛頓與李法學院媒體法學教授告訴歐洲新聞台,媒體的社論選擇對大眾的看法有重大影響。

「對聖戰士攻擊的關注仍然很高,」她說。

「與受其他意識形態啟發的恐怖攻擊相比,他們往往更多地報導這些攻擊。對於右翼攻擊尤其如此。因此,公眾可能高估了聖戰恐怖的可能性。此外,這裡要注意的是,人們擔心與其他意識形態有關的廣泛恐怖攻擊有關伊斯蘭國的滅亡和對回返者的擔憂尚未成為現實,但國內的擔憂導致歐洲國家未能承認被關押在中東國家的本國公民。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