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情況預計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7℃

法國科學家團隊在最新的最壞情況情境模型中聲稱,無論人類如何努力阻止,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比工業化前水準上升 7 ℃。

這一上升幅度超過了 2012 年最新模型最悲觀的預測,該預測平均上升 6 ℃。

該模型涉及三個法國研究機構,是預測氣候變遷可能路徑的國際努力的一部分。

他們研究了兩種氣候模型,其中應用了溫室氣體水平和社會經濟狀況的各種情境。

巴黎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研究所表示,自七年前上次建模以來,科學家可以使用更強大的工具來進行這些預測。

該公司負責人奧利維爾·鮑徹 (Olivier Boucher) 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道:「我們現在擁有更好的模型。它們具有更好的分辨率,並且更準確地代表當前的氣候趨勢。

更高的準確度使研究人員能夠採用區域方法並放大某些區域。

這對北極地區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兩個模型和所有情境都顯示北極將成為平均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這將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影響

然而,7℃的上升被認為是極不可能簡言之,科學界是基於政府根本不改變氣候政策的模型。

它不是唯一的無行動模型,而是結合了多種不同因素的模型,例如人口高成長、經濟高成長以及對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強烈依賴。

法國雜誌引述氣候建模和古氣候學專家、CEA 研究主任帕斯卡·布拉康諾 (Pascal Braconnot) 的話說:“氣候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因此我們不再走這條軌道。”快報

樂觀的情況其實更令人擔憂

對某些人來說,「更好的情況」可能會更加令人震驚。例如,在最樂觀的模型中,到2040年將達到+2℃的最新報告預計升溫+1.5℃將產生嚴重後果。

儘管如此,為了在 2040 年保持在 ℃ 左右,“世界現在應該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便到 2060 年實現全球碳中和,同時在 2100 年每年捕獲大氣中 10 至 150 億噸二氧化碳”,該組織表示在其報告中說。如果稍後停止排放,+2℃大關可能會更早達到。

鮑徹表示,「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都必須預期會有更多的熱浪,雖然頻率較低,但強度更大,並且持續時間更長,具體取決於模型」。

法國的結果公佈於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前一周,IPCC 將於 9 月 23 日發布海洋和冰凍圈報告。

歐洲新聞將報導從 9 月 20 日星期五的全球氣候罷工到峰會結束以及下週五的第二次氣候罷工的事件。請關注我們對我們的廣泛報道專門討論氣候的頁面

關於該研究的說明:

這項工作經過法國超級電腦 5 億小時的計算,產生了 2000 萬千兆位元組(20 拍位元組)的數據。全球有 20 個氣候模型中心參與了第六版耦合模型比對計畫 (CIMP6)。 CIMP 旨在更好地了解自然和/或人類強迫引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變遷。第六次 CMIP 的全球結果將在 2020/2021 年 IPCC 報告中給出。

想要更多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