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名移民法官拒絕了一名尋求庇護者聲稱自己是同性戀的說法,這在 LGBT 權利活動人士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案件的全部細節尚未透露,但尋求庇護者,據《衛報》報道聲稱他因擔心自己的安全而逃離自己的國家。法官拒絕了倫敦一級移民法庭的庇護申請,因為該男子沒有同性戀「舉止」。原告的律師將這項裁決與「16 世紀的事情」進行了比較,LGBT 活動人士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但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LGBT 尋求庇護者的待遇如何?
全球有 14 個國家的男同性戀者面臨死刑。歐盟在全球舞台上相對接受 LGBT 族群,但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歐洲人在日常生活中仍面臨其他形式的偏見和歧視。根據國際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雙性人協會的說法,英國在 LGBT 權利方面在歐盟排名第八。該國仍然是歐洲大陸及更遠地區 LGBT 人群定居的熱門地點。因此,在法庭上表達如此過時的 LGBT 觀點在活動人士和人權捍衛者中引起轟動也許並不令人意外。
法官舉例說明了為什麼他認為原告在性傾向問題上撒了謊。原告的證人——也是同性戀者——在法庭上塗了口紅。法官對此發表評論,認為原告的外貌與其他男同性戀者的外貌並不相同。此外,法官還表示,證人“環視房間的方式很女性化”,而且他能夠透過自己是 LGBT 組織的成員身份來展示自己的性取向。
令人費解的是,法官會做出這樣的評論,這對男同性戀者來說是根深蒂固的恥辱。這些評論在法庭上和我們的社會中都沒有地位,並建議某人應該「證明」他們的性取向是荒謬的。事實上,我認為這反映了同性戀非法的國家的做法。距離聯合國呼籲突尼斯政府禁止醫生對「懷疑」同性戀的男性進行強制肛門檢查僅幾年時間;政府間組織認為侵害人權的做法。沒有醫學證據支持這樣的檢查可以讓當局確定某人的性取向的說法。
雖然法官的評論並不等同於同性戀非法的國家中的這種野蠻做法,但它們確實讓英國走上了滑坡。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在仇視同性戀的政府立法和媒體報道的推動下,對男同性戀的刻板印象導致了社會對男同性戀和更廣泛的 LGBT 群體的恐懼。圍繞著愛滋病毒危機的討論,以及瑪格麗特·柴契爾關於同性戀威脅到她的國家價值觀的暗示,導致了這個群體在社會中的孤立。 LGBT 族群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常常與歧視和社會恥辱一起被提及,這表明此類評論可能會給聽到這些評論的人帶來負面影響。這些觀點屬於過去,在現今社會沒有立足之地。
更重要的是,法官的言論也引發了人們對當局對待 LGBT 族群的態度的質疑。如果法官對發表此類攻擊性言論感到如此輕鬆,那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同性戀恐懼症會在多大程度上滲透到移民裁決和其他內政部事務中。可以說英國首相約翰遜稱男同性戀者為“背心流浪漢”有可能為高級官員未來發表此類評論開綠燈,或使用對少數群體的攻擊性觀點來捍衛從法院裁決到移民政策的一切。
英國目前正經歷歷史上充滿挑戰的時期,因為它試圖脫離歐盟。雖然我並不是說所有投票支持英國脫歐的人都存有偏見,但英國脫歐確實引起了政治格局的巨大轉變,攻擊性言論滲透到斷層線中。種族主義和仇外言論似乎在公眾、民選代表和媒體中重新出現。全球政治,即唐納德·川普總統關於移民的一次性言論,進一步刺激了英國社會中曾經安靜的少數派。
這種關於移民的歧視觀點也蔓延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或許部分體現在:仇視同性戀的仇恨犯罪數量翻了一番自 2014 年以來,跨性別仇恨犯罪增加了兩倍。這起移民案件可能表明需要進行改革,例如在法院和 LGBT 組織之間建立橋樑,以確保 LGBT 人群受到內政部的公平對待。
顯然,本案的法官在做出判決時失去了所有客觀性,並優先考慮了自己古老的恐同觀點,這有可能給原告帶來毀滅性的後果。雖然他的言論引發了人們對過時的恥辱影響未來裁決的進一步質疑,但我認為它們是更廣泛的社會動盪的症狀。在英國前所未有的分裂和對少數群體缺乏同情心的時代,該國需要一種團結的力量來推動其歷史的下一個篇章。我擔心該國現任領導階層所表達的觀點只會證實這種污名化的言論。
哈德利·斯圖爾特是一位駐倫敦的作家、廣播員和記者
____________
您是您所在領域公認的專家嗎?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請透過 [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發送提案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