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充滿抗議的一年“長期來看並沒有改變任何事情”

據稱,羅馬尼亞充滿抗議的一年並沒有帶來任何長期變化。

自從一年前布加勒斯特爆發反腐敗抗議活動以來,該國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示威活動。

2017 年 1 月 18 日,人們走上街頭,對政府深夜將某些腐敗犯罪非刑罪化的舉措感到憤怒。

執政的社會民主黨(PSD)似乎在二月做出了讓步,但專家現在表示,抗議者憤怒的大部分內容仍在立法議程上。

“這就是羅馬尼亞抗議活動所發生的情況,他們在短期內取得了成功,但我們經常找到抗議理由的事實表明,長期遊戲規則不會改變,我們仍然處於同一種政治範式中”,克盧日-納波卡巴貝斯博雅伊大學政治學講師喬治‧吉格勞(George Jiglau) 說。

他接著聲稱,無論什麼讓抗議者走上街頭,都不會改變,只是需要休息一下。

「當然,在民主國家舉行抗議是好事,他們被動員起來也是好事,」吉格勞告訴《歐洲新聞》。

「但從長遠來看,這不是改變政客的方法。如果人們關心政治並去投票,我會非常高興。

2016 年 12 月,社會民主黨重新掌權,距離維克托·蓬塔政府因布加勒斯特夜總會致命火災引發的反腐敗抗議而辭職不到一年。

吉格勞聲稱,在這場有爭議的火災發生一年後,飽受腐敗污染的社會民主黨輕鬆連任,這一事實有助於證明他的觀點。

PSD 也以創紀錄的低投票率獲勝,引發了人們對 Colectiv 抗議者是否在 12 個月後投票的疑問。

專家表示,結果是左翼社會民主黨在議會中佔據多數席位,雖然過去七個月裡有兩名總理被趕下台,但這是內部糾紛的結果,而不是任何可能影響該黨掌權的因素。

「社會動盪之後,你需要一個替罪羊,政黨非常樂意提供替罪羊,但他們產生領導人的方式不會改變,」吉格勞說。

「儘管去年存在所有問題,但如果下個月舉行選舉,社會民主黨可能會以同樣的結果獲勝。

「反對派一如既往地軟弱,選民並沒有因抗議而氣餒,因為這些人還有其他需求。在選民關心的問題上,PSD 已經完成了這項工作。

本週,米哈伊·圖多塞 (Mihai Tudose) 成為最新一位在失去政黨支持後辭職的總理。

它是在新一波浪潮之後出現的抗議關於批評者稱將司法系統置於政治控制之下的一項法律草案。

歐盟委員會、外國外交官員和數千名地方法官與抗議者一起批評這些提案。

然而,儘管最近出現了動盪,但有些人仍然有理由保持樂觀。

良好治理入口網站「清潔羅馬尼亞」的編輯盧西恩·達維德斯庫表示,該國的腐敗案件有所減少,該國被透明國際組織視為歐盟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達維代斯庫告訴歐洲新聞社,PSD內部權力平衡的轉變也可能預示著政策的轉變。

「一方面,該黨一如既往地強大,很難想像他們會如何失敗。

「但另一方面,利維烏·德拉格內亞(Liviu Dragnea)——該黨的領導人,也是醜聞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失去了很多權力。

「一年前,他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總統候選人。現在這不太可能,因為他太虛弱了。

「這極大地改變了權力平衡,一旦黨員意識到要贏得選舉,他們可能需要改變他們的做法,包括他們對法律、正義和反腐敗的期望。

「德拉格內亞有他自己的特殊問題,但整個黨並不認同這些問題。雖然他是領導者,但他們試圖為他掩護,但一旦他不再是領導者,他們可能就會看到自己的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