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觀點:歐盟應該歡迎德國的主導地位。其他選擇都更糟

西班牙前外交部長、世界銀行前資深副總裁安娜‧帕拉西奧 (Ana Palacio)

本月底,歐盟領袖(英國首相梅伊除外)將齊聚義大利,慶祝《羅馬條約》簽署60週年。週年慶典總是自我祝賀的好藉口,而羅馬峰會前夕瀰漫的言論表明,這次也不會有什麼不同。但歐盟領導人也應該利用周年紀念日作為一個機會,深入反思他們正在慶祝的項目。

歐盟正處於十字路口。英國甚至還沒有正式啟動脫歐進程,但脫歐已經推翻了歐洲計劃的一項基本假設:無論進展多麼緩慢,一體化始終會向前推進。現在,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的興起正威脅著六十年的進步。

慶祝歐洲團結可能是直面不團結這一艱難事實並製定前進道路的理想時刻。但以這種方式利用羅馬峰會所需的誠實、自我意識和清晰的願景對於歐盟領導人來說並不自然,他們更擅長高調的言辭而不是務實的解決方案。

可以肯定的是,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已經在努力推動這樣的解決方案。委員會最近的“歐洲的未來白皮書」該文件為歐洲提出了五種可能的前進道路,從將歐盟的重點縮小到單一市場,到深化和擴大一體化。它還包括看似不可避免的建設多速歐洲的提議。

該文件列出了為期十個月的辯論和反思時間表,最終在 12 月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達到高潮,歐洲領導人將在會議中決定採取哪個方向。新方法將在 2019 年歐洲選舉之前推出。一切看起來都很整潔。

歐洲成員國已經開始參與容克的框架。在凡爾賽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歐盟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認可了將它們建立為統一核心的多速方法。維謝格拉德集團(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反對這個想法,擔心自己會被拋在後面。比荷盧三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也對這種安排心存疑慮,因為這會將它們排除在某些決策之外 — — 並使德國成為核心集團唯一的債權國。

因此,正如容克所希望的那樣,關於歐洲未來的辯論是一場激烈的辯論。但它沒有抓住重點,既走得太遠,又還不夠,原因很簡單:它不是建立在坦誠、全面的自我反省的基礎上的。歐盟需要解決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而不是重新安排泰坦尼克號上的躺椅。

但是,除了注意到公眾期望與歐盟行動能力(和權威)之間的差距之外,歐盟委員會的白皮書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思。一些重要問題——關於歐盟委員會的表現、委員團的結構,以及最重要的歐盟機構之間的平衡——都被掩蓋或忽視。

白皮書沒有考慮到的一個絕對基本的問題是歐盟內部的權力應該如何分配。在這裡,歐盟沒有五個選擇,而是兩個:跨國或政府間。它選擇的方法將決定聯盟的結構及其活動範圍。

這個選擇需要歐盟領導人首先誠實甚至勇敢地評估歐盟目前的處境。他們必須願意直言不諱 — — 或者,在這種情況下,稱歐盟為披著跨國外衣的政府間組織。只有在他們認識到這是一個功能失調的結構之後,因為它允許歐盟機構和成員國透過不斷相互指責來逃避責任,他們才能尋求必要的再平衡。

真正的跨國主義為合作提供了更高的上限,但風險也更大。如果歐洲選擇這種做法,就不能採取折衷措施。它必須採取實際措施,協調歐盟層面的權力和責任,賦予歐洲議會權力,為歐盟委員會提供政治合法性和更多責任。幾乎沒有人押注於這條前進之路。

至於政府間的做法,現在應該很清楚,這種選擇本質上意味著德國領導的聯盟,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如此。這與目前的情況沒有太大區別,任何重要決定都必須得到德國的支持。而且,在當今爭議日益激烈的世界中,這可能不是一個糟糕的前進方向。

如果 — — 這是一個「如果」 — 梅克爾 (Angela Merkel) 能夠成功擔任德國總理,這一點尤其正確。畢竟,梅克爾已經成功地鞏固了自己獨特的領導風格,儘管有時有些頑抗,但可能對處於各方壓力下的歐洲有利。這不是歐盟創始人所設想的,但它是可行的,只要歐洲人承認這是他們正在採取的做法,並為合作設定相當高的底線。

無論歐洲走哪條路,第一步就是確定要走哪條路。簡而言之,歐洲必須決定是否合作。這才是應該擺在桌面上的事情。

1957 年 3 月,康拉德‧阿登納稱為羅馬「為歐洲共同未來奠定基礎」的完美背景。 2017 年 3 月,它可能會再次扮演這一角色。歐盟可能沒有更多的機會反思其現狀並闡明其未來。它不應該讓這個溜走。

安娜·帕拉西奧(Ana Palacio),西班牙前外交部長、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西班牙國務委員會委員,喬治城大學客座講師。

歐洲新聞發表的觀點文章中所表達的觀點並不代表我們的編輯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