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翠西亞‧埃斯皮諾薩 (Patricia Espinosa) 的《大污染者》,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 Patricia Espinosa(Patricia Espinosa)面臨最大的挑戰:在再次奮鬥中落實雄心勃勃的《巴黎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UNFCCC) 執行秘書 Patricia Espinosa 面臨最大的挑戰:實施雄心勃勃的《巴黎協定》以應對全球暖化。

瑪塔吉爾,歐洲新聞:
“應對氣候變遷…與時間賽跑?”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我想說,這是一場需要緊急行動的鬥爭。這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我們會立即看到結果的過程。如果我們考慮到目前的目標是在本世紀下半葉我們將穩定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知道我們正在談論一個長期過程,但是,我們不會」除非我們採取緊急行動,否則不會看到這些變化。

歐洲新聞:
「事實上,花了近20 年的時間才達成一項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協議,而在下一次馬拉喀什氣候高峰會前夕,即11 月的第二週,該協議的生效還不到一年… …

「這是一項全面協議,與《京都議定書》不同,它允許各國自由選擇氣候變遷政策。也許是一把雙面刃?我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如何確保各國及時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將全球暖化控制在2度以下的目標?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巴黎協定》建立在世界所有國家都承擔應對氣候變遷責任的共同基礎上。同時《巴黎協定》規定各國可以增加措施,但不可能減少。

聯合國氣候變遷負責人表示,《巴黎協定》需要時間來實現:派翠西亞·埃斯皮諾薩對…的步伐表現出積極的態度https://t.co/QhwOkO0TaE

— CLMT 聖安東尼奧 (@CLMTSanAntonio)2016 年 10 月 30 日

歐洲新聞:
“但如果他們不減少或沒有實現這些目標,就不會受到懲罰……會發生什麼?”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國際共存的許多規則都是基於各國政府建構國際環境的善意和共同利益的規則。我認為《巴黎協定》的力量在於巨大的動員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私人公司、科學家……換句話說,這是一場超越政府的運動。

歐洲新聞:
“但是,這份協議的基礎是雙方的意願…”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這是真的,這是真的,但是我要再次強調這一點。 《聯合國人權憲章》、基本人權……國際社會為和諧共處而建立的所有這些文書都是基於意願,但也基於每個國家對這些規則的必要性的信念。

歐洲新聞:
「然後具體談談主要污染源。美國。在美國,歐巴馬清潔能源法案在11月8日大選前一直處於法律真空狀態。巴黎協定?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十分之七的美國人支持他們的國家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許多美國公司已經在努力提高效率,並轉向保證持久可持續性的活動。”

歐洲新聞:
「是的,但是……答案取決於政府……」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不僅僅是因為政府對其公民負責。”

歐洲新聞:
“是否考慮過一方退出協議的可能性?”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這種可能性當然是任何國家的主權權利,任何國家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記得的話,這就是《京都議定書》所發生的情況。但我看到的是相反方向的動向:除了《巴黎協定》之外,今年我們還簽署了兩項對這個問題有直接影響的關鍵協議。一是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合作,減少航空業的排放;二是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消除導致全球暖化的氫氟碳化物(HFC)氣體。

歐洲新聞:
「那麼中國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氧化碳生產國,表示其排放量將持續增加,直到 2030 年才會開始減少。其他國家已經制定了2020年的目標。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該協議承認各國之間存在不同的現實。中國以其人口和經濟結構,必須確定什麼是真正可行的。今天,人們對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非常讚賞,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從碳密集型經濟轉向低碳型經濟。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具有特色的國家來說,其目標是雄心勃勃的。

歐洲新聞:
「《巴黎協定》受到了質疑,特別是受到批評,因為它沒有設定放棄化石燃料的日期,更不用說可再生能源了,也沒有製定到2020 年必須籌集到1000 億美元的資金計劃來幫助發展國家…
下一屆馬拉喀什氣候峰會能否為所有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答案?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馬拉喀什會議將聚焦在落實和行動。
作為資金的一部分,我們現在看到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方法,已開發國家方面非常明確。我們剛剛召開了馬拉喀什會議的籌備會議,我們看到我們已經非常接近目標。以保守的方法估計,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預見到 2020 年將有近 940 億美元的可用資金。

「《巴黎協定》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以及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和轉向低碳經濟的必要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這意味著,鑑於能源部門在任何經濟體中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放棄化石燃料而轉向再生能源。

歐洲新聞:
“因此,我們基於各方的善意發表了一份善意聲明……”

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
「但有一項協議……我想強調,《巴黎協定》具有法律約束力,對各國具有強制性。當然,沒有法院能夠準確監督協議的執行情況。我們共同承擔責任;所有國家將相互監督以評估進展。但是,我堅持認為,這是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