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羅·帕索·科埃略,勒緊葡萄牙腰帶的總理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佩德羅·帕索斯·科埃略 (Pedro Passos Coelho) 於 2011 年讓中右翼重新掌權。社會黨執政六年,該國深陷金融危機,威脅其歐元區成員國身分。

在科埃略的領導下,社民黨取得了20年來的最佳成績,但未能達到絕對多數,不得不與徹底保守的CDS-PP聯手。

科埃略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很明確:穩定公共財政,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促進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我們將透過金融穩定來應對嚴峻的金融形勢。

議會列隊討論如何根據與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洲央行簽署的780億歐元紓困計劃,使公共支出可持續並減少主權債務。

科埃略宣布了必須取消的內容:“2012年預算取消了所有月薪超過1000歐元的公務員的聖誕獎金和假期工資。”

街頭抗議接踵而至:科埃略將工資收入者的社會安全繳款從 11% 提高到 18%,並減少了雇主的繳款比例。不過,抱怨聲仍處於可控範圍內,總理也堅持了自己的立場。

“如果我必須在葡萄牙輸掉一次選舉才能拯救國家,正如他們所說,選舉見鬼去吧,重要的是國家。”

科埃略並不擔心,他呼籲葡萄牙人“離開他們的舒適區”,許多人都聽從了。 2014年,有230萬葡萄牙人生活在國外,是向外移民發生率最高的歐盟成員國。

犧牲得到了回報。經過三年的預算緊縮,葡萄牙擺脫了國際監督。

科埃略表示:「2014年5月17日將作為所有葡萄牙人的日子載入史冊,因為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這不是政府的日子,也不是政黨的日子。它屬於我們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