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進化而不是革命」:隨著川普回歸的臨近,美國與歐盟的科技關係將如何改變?

過去四年來,在喬·拜登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和歐盟在科技問題上進行了合作,但專家表示,在即將上任的總統領導下,這種關係的性質可能會改變。

DiploFoundation 執行董事 Jovan Kurbalija 告訴《歐洲新聞台》:“這種變化與其說是革命,不如說是進化。”

「這意味著我們將擁有…更多的連續性,而不是對拜登政府的破壞」。

庫爾巴利亞表示,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的政策將根據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策進行一些“調整”,特別是在美國如何處理內容審核、關稅、稅收和網路安全方面。

隨著川普一月就職典禮的臨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和歐盟在技術政策上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分歧。

大型科技問責制“改善協調”

共和黨智庫制定的極端保守政策宣言《Project 2025》提議,川普應剝奪社群媒體公司長期以來對其網站上託管的內容承擔責任的保護措施。

庫爾巴利亞繼續說道,美國外交法第 230 條的這一變化可能意味著與歐盟的“協調得到改善”,但也可能導致緊張關係。

這是因為川普希望讓公司對其內容負責,但不像歐盟的數位服務法案 (DSA) 和數位市場法案 (DMA) 那樣對其進行監管。

蘋果執行長庫克等大型科技領導人曾直接與川普討論 DSA 對其公司的嚴格條件。

X 的伊隆馬斯克,已經任命在即將上任的政府中管理一個新的政府效率部(DOGE),也受到歐盟發起的 DSA 調查。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數位創新計畫高級研究員比爾·埃奇克森表示,歐盟化解與川普之間可能存在的緊張關係的一種方法是他們決定如何執行這些立法。

然而,埃奇克森繼續說,川普將如何或是否會打擊美國科技公司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他一再說過各種各樣的話,說他會打擊科技,他不會打擊這些公司,因為它們是國寶等等,」他說。

潛在的技術貿易關稅

貿易關稅曾經是而且仍然是川普外交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距離就職日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川普已經向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金磚國家發出關稅威脅。

庫爾巴利亞表示,如果美國考慮在任何領域對歐盟提高關稅,歐盟可能會考慮採取“根本性轉變”,採取限制美國線上服務的措施進行報復。

約萬斷言,歐盟的報復行動取決於川普的實施措施,但他可能會看到“歐洲實施更嚴格的反壟斷、反壟斷監管”,例如對谷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徵收更高的稅。

庫爾巴利亞說,這些稅收不會影響大型科技公司的客戶為其服務支付的金額,但州政府的預算將會改變。

Kurbalija 繼續說道,如果歐盟決定這樣做,大型科技公司進入他所說的擁有近 5 億人口的「非常非常豐富的市場」的機會可能會受到限制。

「這對歐盟來說實際上是一張強有力的牌,」他說。

埃奇克森表示,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是,川普將如何應對愛爾蘭法院要求蘋果在 9 月解決的長達 8 年的稅務糾紛中支付 130 億美元的命令。

“分而治之”

專家一致認為,美國和歐盟協調技術決策的論壇之一的未來可能會隨著川普的勝利而改變。

拜登總統在任職期間提出了美歐技術理事會的概念。

庫爾巴利亞和埃奇克森表示,該委員會緩解了美國和歐盟之間圍繞數據傳輸規則的緊張關係,協調了對俄羅斯的製裁,並在兩個機構之間建立了更多協調,以幫助烏克蘭解決網路安全問題。

兩人都同意,川普可能不會「特別熱衷」維持現任委員會的地位。

庫爾巴利亞繼續說道,川普更喜歡與特定國家而不是像歐盟這樣的集團進行一對一的談判,「這給了他更多的迴旋餘地」。

喬萬表示,這可能對技術外交官有利,因為這將迫使歐洲「明確立場」。

庫爾巴利亞說:“我期望的是,與拜登政府相比,透明度、清晰度要高得多,(在談判中)可能會受到更多關注。” 「談判越透明……對雙方都越好」。

然而,埃奇克森表示,歐盟協調對雙邊貿易協定的反應將更加「複雜」。

「他傾向於分而治之,」埃奇克森說。 「我認為這是歐洲必須面對的挑戰,無論它是否允許自己被一個接一個地攻擊,或者它是否確實呈現出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