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來識別可能摧毀地球上整個城市的小行星,在此過程中發現了 27,500 個新識別的太陽系天體。
小行星研究所、美國華盛頓大學和谷歌雲端技術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發布他們的發現週二。
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演算法來查看夜空的舊照片,而不是即時觀察小行星的望遠鏡。該演算法可以找到計算機和人類無法識別的模式。
科學家表示,這項工作有可能繪製太陽系地圖並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碰撞,從而推動小行星發現領域的發展。
雖然大多數發現的小行星都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空間中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但小行星研究所也精確定位了100 多顆近地小行星,它們的軌道使它們更接近地球。
「令人興奮的是,除瞭望遠鏡中常見的光子之外,我們還在資料中心中使用電子來進行天文發現,」小行星研究所執行董事 Ed Lu 博士說。
人工智慧減少人類勞動
該計畫的研究結果並非基於對夜空的新觀測,而是展示瞭如何使用舊數據以及人工智慧 (AI) 如何在未來發揮關鍵作用。
該研究指出,人工智慧自動化將是進一步擴大工作規模的“關鍵一步”,因為驗證是“一個主要瓶頸”,目前驗證是由志願者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手動進行的。
人工智慧自動化可以減少所需的人力,並且由於該技術可以在更大的數據集上運行,因此新發現的潛力可能會更大。
「在谷歌,我們總是喜歡艱鉅的運算挑戰,小行星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複雜的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需要大量的運算處理、大量的追蹤要求和新穎的人工智慧功能,」Google雲首席技術官辦公室技術總監馬西莫·馬斯卡羅(Massimo Mascaro)表示。
「我們很榮幸與小行星研究所合作,幫助進一步的科學發現,並擴大我們的世界對太陽系美麗鄰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