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週四批准了聯合國第一項關於人工智慧的決議,為國際社會的努力提供全球支持,以確保強大的新技術造福所有國家,尊重人權,並且「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
該決議由美國提出,123個國家共同提案,未經表決就以協商一致方式通過了木槌,這意味著它得到了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的支持。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本月稍早表示,該決議的通過將是促進人工智慧安全使用的「歷史性一步」。
他在給美聯社的聲明中表示,該決議“將代表全球對人工智慧開發和使用的一套基線原則的支持,並將為在管理風險的同時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系統制定一條道路” 。
美國高級官員表示,美國與包括俄羅斯、中國和古巴在內的 120 多個國家在幾個月內就該文本進行了談判。
美國大使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大會召開前夕對大會表示:“在全世界幾乎沒有達成共識的時刻,這項決議中最悄然激進的方面也許是以推進進步的名義達成的廣泛共識。”投票。
「聯合國和人工智慧是同時代的,都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她說。
「兩者並行成長和發展。今天,隨著聯合國和人工智慧最終相交,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選擇作為一個團結的全球社區來管理這項技術,而不是讓它統治我們」。
投票結束後,巴哈馬、日本、荷蘭、摩洛哥、新加坡和英國大使與美國大使一起出席記者會,支持該決議,認為這是所有國家邁出的重要一步。
人工智慧的全球監管
該決議旨在彌合富裕已開發國家和較貧窮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位鴻溝,並確保它們都參與人工智慧討論。
它還旨在確保發展中國家擁有技術和能力來利用人工智慧的好處,包括檢測疾病、預測洪水、幫助農民和培訓下一代工人。
該決議承認人工智慧開發和使用的快速加速,並強調「就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慧系統達成全球共識的緊迫性」。
它還認識到“人工智慧系統的治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需要進一步討論可能的治理方法。
大型科技公司普遍支持監管人工智慧的必要性,同時遊說確保任何規則都對他們有利。
歐盟立法者於 3 月 13 日最終批准了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的人工智慧規則,在完成一些最終手續後,該規則預計將於 5 月或 6 月生效。
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以及二十國集團也正在著手製定人工智慧法規。
聯合國決議注意到了聯合國的其他努力,包括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和國際電信聯盟為確保人工智慧造福世界所做的努力。
沙利文告訴美聯社,美國請求聯合國大會「就如何管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影響進行真正的全球對話」。
該決議鼓勵所有國家、區域和國際組織、科技界、民間社會、媒體、學術界、研究機構和個人「制定和支持安全人工智慧系統的監管和治理方法和框架」。
它警告「人工智慧系統的不當或惡意設計、開發、部署和使用,例如沒有足夠的保障措施或以不符合國際法的方式」。
根據該決議,一個關鍵目標是利用人工智慧幫助推動聯合國嚴重滯後的 2030 年發展目標,包括消除全球飢餓和貧困、改善全球健康、確保所有兒童接受優質中等教育以及實現性別平等。
該決議呼籲 193 個聯合國成員國和其他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得數位轉型和安全人工智慧系統的好處。情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