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人類構成威脅?這個新演算法剛剛偵測到一顆威脅地球的殺手小行星

雖然人工智慧(AI)普遍被譽為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手段,但一些專家警告說,它對人類構成了潛在的生存威脅。或者確實如此?

一種新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檢測到潛在危險的小行星(PHA)正朝著地球方向前進,其他更老式的調查 - 包括美國宇航局資助的小行星陸地撞擊最後警報系統(阿特拉斯) - 未能找到。

這個名為 2022 SF289 的新 PHA 長 600 英尺,大到足以摧毀一座城市,是利用夏威夷 ATLAS 調查資料對小行星搜尋演算法進行效率測試時檢測到的。

該演算法稱為HelioLinc3D,由華盛頓大學開發,專為維拉·C·魯賓天文台發現近地天體(NEO)。

維拉·C·魯賓天文台位於智利北部,仍在建設中,主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能源部資助,預計將在小行星探測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

憑藉其巨大的鏡子和巨大的 3,200 兆像素相機,魯賓的觀測甚至能夠探測到天空中最微弱的物體。

傳統演算法需要在一個晚上拍攝四張影像,才能確定移動物體是否確實是一塊岩石。在魯賓望遠鏡的幫助下,HelioLinc3D 背後的軟體幫助將夜間觀測數量減少了一半。

“透過展示魯賓將用來尋找數千顆尚未未知的潛在危險小行星的軟體在現實世界中的有效性,2022 SF289 的發現使我們所有人都更加安全,”Ari Heinze,HelioLinc3D 的主要開發者,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存在著大量的天體,它們的大小和與地球的距離各不相同。雖然大多數不存在任何風險,但有些仍然比其他更接近地球。

此外,這些被稱為近地天體的物體需要密切監控,以確保它們不會與地球相撞並避免潛在的毀滅性事故。

迄今為止,望遠鏡觀測已發現 32,000 個此類物體,其中最危險的物體(可能對地球造成嚴重損害的物體)更容易被發現。然而,估計還有超過 10,000 個長度至少為 460 英尺的物體尚未被發現,因為它們太微弱而無法被偵測到。

「我們花了大約 200 年的時間才從一顆已知的小行星變成一百萬顆。根據我們開始的時間,我們需要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將這個數字翻倍。紐約時報

雖然這顆小行星因其大小和距離地球較近而被歸類為“潛在危險小行星”,但據稱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會對地球構成任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