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央行週四提議禁止在俄羅斯境內使用和開採加密貨幣,理由是這對金融穩定、公民福祉及其貨幣政策主權構成威脅。
此舉是全球打擊加密貨幣的最新舉措,因為從亞洲到美國,各國政府都擔心私人經營且高度波動的數位貨幣可能會破壞他們對金融和貨幣體系的控制。
俄羅斯多年來一直反對加密貨幣,並表示它們可能被用於洗錢或資助恐怖主義。
最終在 2020 年賦予它們合法地位,但禁止將其用作支付手段。
計劃限制
央行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投機需求主要決定了加密貨幣的快速增長,並且它們具有金融金字塔的特徵,警告市場可能存在泡沫,威脅金融穩定和公民。
該銀行建議阻止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任何業務,並表示應制定機制來阻止旨在以法定貨幣買賣加密貨幣的交易。
擬議的禁令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告訴路透社,它致力於與監管機構合作,並希望該報告的發布能夠引發與央行就保護俄羅斯加密用戶的利益進行對話。
央行金融穩定部門負責人 Elizaveta Danilova 表示,並未設想對擁有加密貨幣進行限制。
該銀行表示,活躍的加密貨幣用戶,俄羅斯人的年交易額約為 50 億美元(44 億歐元)。
俄羅斯是否效法中國?
央行表示,將與加密貨幣交易所註冊國家的監管機構合作,收集有關俄羅斯客戶營運的資訊。它指出了中國等其他國家為遏制加密貨幣活動而採取的措施。
9月,中國加大了對加密貨幣的打擊力度,全面禁止所有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打擊了比特幣和其他主要貨幣,並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相關股票造成壓力。
達尼洛娃表示:“目前還沒有計劃像中國那樣禁止加密貨幣。” 「我們提出的方法就足夠了」。
加密貨幣公司 Solrise Group 的財務策略主管約瑟夫愛德華茲 (Joseph Edwards) 淡化了報告的重要性,並表示俄羅斯以外的任何人都不會因此而失眠。
「莫斯科和北京一樣,總是在『加密貨幣禁令』問題上大刀闊斧,但俄羅斯從來沒有像中國那樣成為該行業任何方面的支柱,」他說。
俄羅斯作為加密貨幣挖礦中心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比特幣開採國,僅次於美國和哈薩克,但由於擔心本月早些時候的騷亂後監管收緊,後者可能會出現礦工外流。
俄羅斯央行表示,加密貨幣挖礦為能源消耗帶來了問題。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是由強大的電腦「開採」的,這些電腦與連接到全球網路的其他電腦競爭以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該過程消耗大量電力,並且通常由化石燃料提供動力。
該銀行表示:“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俄羅斯禁止加密貨幣挖礦。”
8 月份,俄羅斯佔全球「算力」的 11.2%——這是加密術語,指連接到比特幣網路的電腦所使用的運算能力。
總部位於莫斯科的 BitRiver 在西伯利亞經營託管比特幣礦工的資料中心,該公司表示,它不認為可能會全面禁止加密貨幣,預計一旦不同部門討論了這些提議,就會形成平衡的立場。
計劃發行自己的數位盧布的央行表示,加密資產的普及將限制貨幣政策的主權,需要更高的利率來遏制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