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破壞海底電纜後,愛沙尼亞海軍加強在波羅的海的巡邏

愛沙尼亞海軍當局表示,在上個月涉嫌破壞電纜事件後,他們加強了在波羅的海的巡邏,以展示武力。

海事官員表示,12 月 25 日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 Estlink-2 電力電纜和通訊線路遭到破壞後,至少有三艘愛沙尼亞海軍艦艇參加了北約國家的巡邏活動。

據愛沙尼亞三艘海軍艦艇之一的愛沙尼亞獵雷艦EML Sakala稱,船上的海員正在使用雙筒望遠鏡和攝影機仔細觀察任何可疑減速或突然改變航向的船隻。

「最重要的是展示武力,」中校說。愛沙尼亞海軍的米利斯·康茨在薩卡拉號上告訴美聯社。

週四,船員們在俄羅斯西部波羅的海灰色冰冷的水域中航行,記錄船隻名稱並搜尋丟失的錨或拖纜。

光是「薩卡拉號」就在海上一週內接近了約 200 艘船。 「波羅的海是我們需要保衛的地方。我們需要在這裡,」康德說。

波羅的海海底電纜損壞增加

12月,另外兩條水下資料電纜受損。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被指控進行破壞活動,俄羅斯的嫌疑犯立即落在了俄羅斯身上。然而,克里姆林宮否認參與破壞基礎設施。

愛沙尼亞海軍當局表示,Estlink 2 號能夠滿足該國冬季一半的電力需求,其損壞並未影響服務,儘管它確實推高了國內能源價格以及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能源價格。

這條電纜長約 145 公里,最深處 90 米,穿過歐洲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縱橫交錯的海底電纜和管道連接北歐、波羅的海和中歐國家,促進貿易和能源安全,並在某些情況下減少對俄羅斯能源資源的依賴。

芬蘭電網營運商估計,維修費用可能高達數千萬歐元,而且可能要到夏末才能完成。

自 2023 年以來,大約有 10 條波羅的海電纜遭到損壞,影響愛沙尼亞、芬蘭、瑞典、德國和立陶宛。

波羅的海的關鍵電纜和管道被包括新成員芬蘭和瑞典在內的北約成員國包圍,仍然位於對所有船隻基本開放的淺水區域,使得此類基礎設施相對容易成為目標,並且容易受到破壞。

人們擔心,如果剩餘的電纜受損,塔林當局將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賴國內生產的能源,這會增加消費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