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推動塞爾維亞加入歐盟談判陷入僵局

幾位外交官告訴歐洲新聞台,匈牙利與塞爾維亞的入盟談判進入下一階段的提議遭到了相當多的歐盟國家的拒絕,因此無法獲得必要的一致同意。

這場辯論於週一的大使閉門會議上展開。

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和瑞典等國反對此舉,指責貝爾格萊德在基本權利方面的記錄不完整,與鄰國科索沃關係緊張,尤其是繼續拒絕實施制裁關於俄羅斯。

該提案由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的匈牙利提出,旨在讓塞爾維亞更接近開啟入盟進程的第三組,該組涵蓋與競爭力和經濟增長相關的八個單獨章節,例如稅收、貨幣政策、就業、關稅同盟和科學研究。

塞爾維亞此前已解鎖這八個章節中的五個,但布魯塞爾在 2020 年更改了規則以創建主題集群,現在需要在滿足一系列初步基準後整體開放。

據歐盟委員會稱,塞爾維亞已經達到了基準,並「在技術上準備好」開始第3組下的談判,將最終決定權交給成員國,成員國必須一致批准該進程的每一步。

週一,塞爾維亞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支持者匈牙利提交了關於第三組的提案後,這一共識未能實現。具體成果」 」一位外交官說。

這位外交官表示,談判桌上的一個主要擔憂是貝爾格萊德明顯缺乏與歐盟外交政策的一致,特別是在歐盟因全面入侵烏克蘭而對俄羅斯實施多重製裁。

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強調塞爾維亞加入歐盟的承諾的同時表示,他並不為與莫斯科保持「傳統上非常好的關係」並拒絕遵守西方的限製而「感到羞恥」。

武契奇表示:“歐洲沒有人在這個問題上同意我的觀點,但歐洲的每個人都理解我的立場。”九月

貝爾格萊德也因其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該協議於7月1日生效,雙方立即取消60%的關稅。目前尚不清楚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如何成為歐盟的一部分,因為歐盟的商業政策是由布魯塞爾統一和決定的。

該委員會在上個月發布的擴大報告中寫道,塞爾維亞「與俄羅斯聯邦保持著高層關係,並加強了與中國的關係,這引發了人們對塞爾維亞戰略方向的質疑」。

武契奇的政策與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的政策類似,後者與歐盟同行斷絕關係,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建立良好關係。歐爾班今年夏天備受爭議的“和平之旅”,他前往莫斯科和北京,促使不忠的指控

推動與西巴爾幹地區候選人的入盟談判是匈牙利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任期將於 12 月 31 日結束。

歐爾班表示:“二十年前,我們向西巴爾幹國家承諾將允許他們進入,現在是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雖然布魯塞爾將擴大進程視為“基於優點”,但成員國所做的決定本質上是政治性的。例如,匈牙利一直不願推進烏克蘭的申辦,目前烏克蘭的申辦其實處於停滯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