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仍然是世界上腐敗程度最低的國家(與紐西蘭並列),索馬利亞(176 名)腐敗程度最高,而羅馬尼亞(57 名)則在過去五年中起訴了 18 名部長、兩名前總理和一名前總統僅此一項,仍落後於納米比亞(53)和馬來西亞(55)
經過阿麗娜·蒙吉烏-皮皮迪,民主研究教授赫蒂管理學院在柏林
盧森堡剛剛懲罰了一名舉報逃稅真相的舉報人(Luxleaks);它與新加坡一樣,是個人和公司隱藏收入最喜歡的目的地。然而,在透明國際公佈的2016年清廉指數(CPI)中,盧森堡排名第10,新加坡排名第7。緊隨其後的是加勒比地區的眾多財政天堂,排名從 24 到 38 不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4)被認為比斯洛維尼亞(31)和以色列(28)治理得更好,而卡達(31)似乎比西班牙(41)和捷克共和國(47)腐敗程度要低。盧安達(第 50 名)排名超過韓國(第 52 名)和巴西(第 79 名),這兩個國家在大規模民眾抗議後因腐敗而彈劾總統,而盧安達總統已將憲法任期延長至 2034 年。
這些是2016 年消費物價指數最顯著的特徵。部長,外加2 名部長。
為什麼?雖然丹麥和索馬利亞之間的差異很明顯,但更細微的差異需要更多問題。盧安達在哪些方面比羅馬尼亞做得更好?卡達為何能如此嚴重地超越西班牙?
這是感知指標的首要問題——我們無法知道這些答案。提供這些排名的專家在對每個國家進行評級時都有一些想法,但分數中沒有以圖例的形式表明,告訴我們是什麼因素影響了他們的決定。此外,儘管是國家“專家”,他們自己也可能不知道錯誤行為,直到這些錯誤行為被公開。例如,西班牙因醜聞而從第 36 位跌至第 41 位,醜聞揭露了國有銀行與政治機構之間多年來存在的利益交易。同樣,希臘和塞浦路斯也因經濟危機而大幅下滑,與汶萊和加納持平。然而,自危機以來,希臘和塞浦路斯的腐敗程度並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因為財政漏洞(塞浦路斯)和公共資源(希臘)被逐步淘汰或耗盡。最後,哪些因素決定了國家排名的提升?例如,蘇利南和白俄羅斯的排名都大幅上升:白俄羅斯獲得了 8 分,而羅馬尼亞則只有 2 分。換句話說,一個想要進步的國家如何從其表現中學習或效法表現較好的國家?
簡而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很適合在頭條新聞中撼動腐敗政府,但由於其不透明、不具體和不可操作的性質,對改革毫無用處。 CPI 或其孿生姐妹世界銀行腐敗控制(CoC) 建立在類似的方法基礎上,並具有更精細的統計數據,但它們在識別國家內部根本性變化方面速度太慢,也沒有解釋各國為什麼要改變或可以做什麼。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歐盟 FP7 ANTICORP計畫設計了一個基於事實的指標,以有利於控制社會腐敗的要素為模型。結果是一個基於六個組成部分的新指數,適用於 105 個國家。這個新索引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誠信指數.org。
所有指數政策領域都是透明的,並且可以受到人類機構的影響。該指數確實與 CPI 和 COC 高度相關,但也與歐盟非競爭性招標等基於事實的指標(根據 Tender Electronic 資料庫,TED)顯示,愛沙尼亞的得分高於法國,因為由於愛沙尼亞的財政透明度更高,比利時擁有更高的司法獨立。
最近發表在領先科學期刊《自然》增刊認為現在是採取一些基於證據的反腐敗的時候了。撼動腐敗政府是一件偉大的事情,CPI 以及利用它的媒體已經取得瞭如此大的成就,並且做得非常出色。但如果震動是為了隨後為更好的治理鋪路,我們需要轉向更具體的進展指標。此前從未有如此多的全球支持者支持這樣的道路。這些數字很棒,但再看羅馬尼亞:超過 50 萬人走上街頭推翻他們最近才以 60% 的選票選出的政府。當腐敗是系統性的時候,從絕望地採取行動到真正按下正確的按鈕之間有很大的差距。過去三十年裡只有不到十個國家做到了這一點。從這些國家吸取的經驗教訓是 ANTICORRP 的另一項貢獻,即將公佈。
歐洲新聞發表的觀點文章中所表達的觀點並不代表我們的編輯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