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阿明·拉謝特表示歐盟應堅持法治

將於9月接替梅克爾(Angela Merkel)出任德國總理的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表示,歐洲需要堅持法治,同時保持團結。

「如果我們想進一步發展歐洲,我們需要所有 27 個成員國,還有匈牙利和波蘭。同時,我們需要堅持法治。

「加入歐盟的每個人都必須接受歐洲法院的立場,如果有人違反歐洲法律,將導致制裁和後果,例如在資金分配方面,」他警告。

拉謝特在德國西部與比利時和荷蘭接壤的亞琛長大,並繼續住在那裡。他與青梅竹馬的蘇珊娜結婚,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育有三個已成年的孩子。

他說,在非洲大陸的中心長大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歐洲人。

「許多人生活在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工作,為了購物,人們會跨越國界……傳統民族國家的觀念早已被克服,因為人們知道許多問題只能跨國解決,」拉謝特說。

Laschet 獲得了法律學位,並曾擔任記者,隨後於1994 年作為基民盟議員加入德國議會。州州長。

拉謝特 (Laschet) 是 2000 年代末期該州負責移民融合的部長。

早在德國其他州之前,他就強調了語言流利性的重要性、移民社區中更強的婦女權利、更容易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以及將伊斯蘭宗教教學從店面清真寺帶到課堂的必要性,並讓教師在德國長大接受教育。

他也非常關心德國反猶太主義日益高漲的鬥爭。他加強了德國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高中交流,並且像梅克爾一樣,是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

「我認為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參觀過奧斯威辛集中營一次,以了解這個地方,了解那裡發生的恐怖,了解大屠殺作為反人類罪的含義,」他說。

拉謝特論外交政策

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拉謝特對美國總統拜登讓美國重返國際協議感到欣慰。

拉謝特表示:“美國新政府重返多邊協議並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這是一件好事。”

“我非常希望,在美國在政治、經濟和金融上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的領導下,我們將能夠取得重大進展。”

他對拜登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較為保留,表示德國應繼續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他說:“中國是一個合作夥伴,但也是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堅持我們的原則,繼續提醒中國注意這些原則,但同時促進我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凡是社會模式與我們不同的國家,我們都需要爭取他們加入我們——無論是俄羅斯、中國還是阿拉伯世界。”